济南大辛庄遗址:见证商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济南大辛庄遗址:见证商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2)

2010年07月06日 08:5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盉(商代)大辛庄墓出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丰硕的成果与未解的问题

  从大辛庄遗址七八十年的陆续发掘过程中来看,惊喜不断,问题也不断。

  大辛庄遗址从林仰山发现开始,为学术界所知。但最初人们认识的还只是一个商代遗址,年代跨越商代前期后段至商代后期,绝对年代大约在距今3400年至3000年之间。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出土文物证实了这是一个山东古文化的“数据宝库”。

  就目前的发掘来看,除了商代遗址这个主要堆积之外,还有龙山文化、东周和汉三个时期的堆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绪教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大辛庄遗址目前发现的均为商代及以后遗迹,有没有可能进入周代初年?他建议考古人员找找有没有西周早期的东西。可能,这是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延续性的文化。但是这个链条上的很多断点,使研究依然阻力重重。

  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铜鼎和铜钺最吸引人们的目光,原因不仅是造型优美、规格较大,更重要的是使用它们的主人的尊贵身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导、“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在会上说:“此次在大辛庄139号墓发现的通高60厘米铜鼎等一批重要遗物,是我国商代考古尤其是商代前期考古取得的突破性发现。在40多万平方米的区域中,有高规格的建筑和发现,使人们对大辛庄遗址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应为当时商朝在东方的重要基地,其墓主人‘不是一把手就是二把手’”。

  对于这个“军事长官”阶层定位是没有问题,但同时也要考虑,他是当时的商王派来管理东方的,还是“商化”严重的本地土著上层?能否对这一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关系着商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具体形态和表现。也就是:商人势力向东发展时,怎么和当地的部落相融合,而不是彻底排斥原住民?这是一个更难以解答的问题。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数量不多,其中有7片刻有文辞,共34字。本次考古活动的领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在评论这些甲骨文时说:“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无疑是此次发掘最为重要的收获,尤其是经拼合后最大的一片龟腹甲,记述了当地统治者卜问‘御祭’、‘温祭’、和‘徙’(出行)方面的内容,传递了武丁时期殷墟以外商代地方贵族祭祀和日常活动的文字信息。”

  这里还能不能有更多的甲骨文出土,刘绪充满期待。就目前的甲骨文来看,最突出的特征是这一贵族之家使用的占卜方法、卜辞书写格式和文字形体都与殷墟文化归属同一体系,但在卜甲规格等方面又凸显出地方特色。这样,同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在商代,中原文化同当地土著文化如何共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