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的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臃肿蹒跚的背影是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也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原中文系)副教授丁启阵发表博客《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文章认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父亲的背影符合中国人病态的审美,《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赞同从教材中删除。
丁启阵说,他在今年第6期的《语文建设》上读到孙绍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学问题》。文章中孙教授对朱自清的名文《背影》大唱赞歌,他对此“难以苟同”。
丁启阵说,自己赞同把《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原因在于:朱自清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他的行为有可能触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影响他人的正常旅行。其次,孙教授把“情”与“理”简单对立起来的审美观,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一个父亲,可以令儿子感动的行为方式实在是太多了,绝不限于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一种。另外,这篇文章有“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依我看,朱自清《背影》之所以‘不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叶圣陶等前辈语文教育家的推许,将它选入新式语文教材;二是《背影》有一定的作文技巧,语言流畅煽情;三是,符合中国人的病态审美理论。除此之外,乏善可陈。”
在丁启阵看来,朱自清笔下的父爱,实际上不过是朱自清制造的一种幻影。“从《背影》中,我们看不到朱父有什么品行上合乎公众价值观的闪光点,相反,朱自清的父亲既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辗转杭州、扬州、温州、上海等地,不停地换工作,都有为父亲纳妾造成家庭生活艰难埋单的缘故在里边。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欢娱,在官纳妾、气死母亲、害苦儿子,这跟孙教授所说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南辕北辙啊,朱父实在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专门写这么一个不堪男人的一篇文章,却能成为不朽名文、作为几亿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精神食粮代代相传,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6月23日的这篇博客,在网络上疯狂转载,遭到了网友们的“拍砖”,“专家好有娱乐精神。应该调查一下有没有人因为看了《背影》而违反交通规则的”。很多人认为,丁启阵纯粹是在博出位炒作。
6月25日,丁启阵回应网友质疑,发表博文《我为什么批评朱自清散文?》,文中解释道:“我的文章基本上是学术探讨的态度,也没有什么恶毒的话语,不过是对朱自清先生散文所体现的观念、所表现的文风有所不满。具体地说,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中,某些观念是不够健康的,他的文风是孱弱病态的,近乎无病呻吟。”
此博文发表不到四个小时,丁启阵以《朱自清散文维护者是否神经太衰弱?》为题再次发博,称:“我批评了一下朱自清的名篇,不少人便如丧考妣、如被掘祖坟,咒骂、恐吓便铺天盖地而来。大概,不少人以为,名篇就是杰作,就是圣经宝典,就是他爹妈,就是他家祖坟,是说不得、动不得的。这些为了维护朱自清散文而不惜污言秽语、凶相毕露、风度尽失的同胞们,神经是否太衰弱了一点呢?”
这段话激怒网友,被称为“最恶毒的诬陷”。
苏教版教材不会删去《背影》
2001年,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通过国家审查,在全国20多个省市使用。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背影》作为挚爱亲情主题的首篇出现。“这是一篇份量很重的经典课文,是一篇理想的选文,我们不会把这篇文章从教材中删去。” 教材责任编辑汪志虹表示。
汪志虹说,作为传统名篇,《背影》的写作特点非常突出,语言朴实、充满深情。文章采用了撷取法,用“镜头”表现了父亲的一个个瞬间,而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更深层的,朱自清写出了自己感情的转折变化。当时作者是20岁的人,对家里对父亲不太体谅,与父亲有一些隔膜,而父亲把最好的都给了他。通过父亲的背影,作者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父亲对他的关爱。
1928年,当朱自清的弟弟把这篇文章给父亲过目时,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这个老父也感动了,他的手不停地颤抖,昏花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间的心灵在这一刻相通!
“父亲对你的关爱是仅以父亲的长相为标准的吗?”汪志虹说,父子情是心灵层面的,而父母的美好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不应以表面的美丑为标准。特别是处在文中作者父亲的艰难环境下,更不应该苛求父亲的外在形象。
“作为代代相传的经典,批评的这几条理由都不成立,可以说荒谬!”汪志虹表示,教材的选文绝不是简单的时尚畅销来衡量的。这篇文章的情感之美、写作的技法、相互的文字,是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精妙之作。有大家曾经评价这篇文章:只凭了它的老实,其中所表达的真情,却产生了极大的感动力。
把这篇文章放在初二课本中,也是编者的良苦用心。“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这篇文章能让他们理解生活、理解父母,读懂人生。能让学生与父母沟通,关爱理解别人,不是说教,是用真情动人。”
学会去体会父亲的爱
小宇是一名初三学生,作为一个“90后”,他并不认为这篇文章过时。小宇的父亲开了一家公司,特别忙。“印象中很少带我出去玩,都是妈妈陪着我。”小宇说,爸爸偶尔跟自己聊天,也没什么话题,有时候还会为自己不用功而训斥自己。可是,有几次小宇半夜醒来,都会发现晚归的爸爸悄悄打开房门看他。妈妈告诉他,爸爸每天都会这样。“妈妈说,爸爸的压力很大,为了让我以后出国留学,他一直在努力工作,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过了。”小宇说,爸爸的爱平时根本就看不出来,但其实他的付出很多很多。
40岁的吴女士初中时就被《背影》感动得流过泪,现在她的女儿也上初中了。她说,当年自己上初中时学到这篇文章,就觉得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人。“如果把这篇文章拿走,那用什么文章来填补?”吴女士说,这篇文章虽然有过去时代的背景,但反映的情感却与现代人没有区别,放在现在并不过时,而且非常有必要。“中国人在情感的表达上还是比较害羞的,特别是父亲,女儿大了,感觉沟通更少了。这篇文章恰恰为父亲说了话,让孩子通过大文学家的表达,也能体会到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爱。”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问世至今,已有75个年头。如今,浦口火车站虽然停用了,但月台、铁轨依旧在。近日,海峡卫视的记者专程赶到南京拍摄浦口火车站,还原当年《背影》的现场。几乎同一时间,网络上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发表了一篇博文《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理由是,朱自清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
教材选文的调整之争一直不断,此前也有人提出《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应从课本中拿掉,原因是“宣扬暴力”。而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也因不合时宜已从人教版教材中删除了。但这次,无论专家、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出奇一致地维护《背影》。人们不愿看到,这个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经典名篇,如文中“父亲的背影”一样,憔悴地走出我们的视线。快报记者 胡玉梅 黄艳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朱自清《背影》
丁启阵:
我也曾是朱自清的崇拜者
近日,记者邮件采访了丁启阵,他给予了回复。他表示,虽然外界的咒骂很多,但他并没有任何压力。“网络谩骂,司空见惯了。写这个文章我已考虑良久,不后悔写这个文章。”他说,自己算不上是朱自清的研究专家,只是由于专业研究和工作(语文教育)关系,对朱自清的散文及有关问题比较感兴趣而已。“‘违反交通规则’的说法不是我发明的,我不过是转述他人的说法。”丁启阵说。
他认为,近代的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多年以前,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是朱自清散文的热爱者,是朱自清的崇拜者。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荷塘,曾经是我心中的一块圣地,我曾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几次去那里拜谒,徘徊不忍离去。我还曾专程跑到扬州,去参观那里的朱自清故居。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年岁的增长,朱自清及其散文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渐渐地褪去了原本光鲜华丽的色彩。纵观他的所有散文作品,还是琐碎、枯燥者居多。论才气、论见识、论韵致、论境界,跟鲁迅都不是一个层级的。鲁迅之外,朱自清也无法跟周作人、梁实秋等比肩。”
而之前也有人要求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迅杂文从教材中剔除,经典正在遭受驱逐。丁启阵表示,他坚决反对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删去的说法及做法。“在我看来,鲁迅、鲁智深两位鲁先生的精神,批判精神和侠义精神,不但迄今犹未过时,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肯定也不会过时。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鲁迅的文章、《水浒传》的行文,或精警有力,或大气磅礴,不同于某散文名家的啰嗦做作、无病呻吟。”
在丁启阵看来,理想的语文课本,选文要具备三个条件: 1.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家作品;2.思想、价值观念没有明显的问题;3.文风健康,不无病呻吟,不过分追求、堆砌辞藻。
孙绍振:
我看他是不老老实实做学问
“一个普通读者这么说,情有可原。但是,一个副教授这么说,我觉得这就让人担忧了。”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背影〉的美学问题》一文,是丁启阵矛头所指的对象。
辗转联系上孙绍振的时候,他开始不愿意多说,但再次致电过去,老教授还是开口了。“情感是超越于理性之上的,这一点丁启阵副教授给弄混淆了。”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很多人以为这是朱自清父亲穿得朴素,其实不是,这是那个年代的礼服。那时候,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又被撤职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正在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父亲,还穿着礼服来送儿子,尽父亲之责,这实在是难得。当时,这些难言之隐都被朱自清看在眼里,所以,他流下了复杂的眼泪,而这眼泪更加感动人。“丁启阵说,这是病态的审美,我看他是不老实,不老老实实做学问。”
说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孙绍振认为那是因为他没有进入历史语境去读这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 所描写的场景发生时,浦口火车站的火车很少的,大家都是爬来爬去的,并不是朱自清父亲一个人这么攀爬。”至于说朱自清在官纳妾,孙绍振说,当年知识分子讨小老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丁启阵)没有起码的美学审美。中国语言文字,最动人的不是抒情,而是白描。背影中,白描骇人的感觉,他没有感觉到。他这么做的目的,网友们都说了,不过是吸引眼球罢了!”孙绍振说,丁启阵在博文大段采用他论文里面的内容,很多资料都采用了他的,说明这个副教授有点“浮”。
孙绍振说,《背影》在几次教改中都没有被删除,足以证明了它的生命力。“现在,不仅是中国,就连美国的华人中文课本中,也有《背影》,这说明这个散文确实好,经得起考验。”
“《水浒传》写黑帮,《红楼梦》玩早恋,《三国演义》搞暴力,《西游记》纯空想……是不是传统的经典都不能阅读了?”一些学者对一个交通规则就能打倒一篇经典散文的说法不可思议。按照丁教授的理论,文学家只需做现实的传声筒即可。
叶兆言:《背影》不完美,但不能删
丁启阵说,当年《背影》被收入语文教材,和叶圣陶不无关系。“我觉得《背影》可以放到教材里,而且也没什么不妥当。”说起《背影》,叶兆言非常坚定地站到了爷爷一边。
叶兆言曾经在《读者》发表《狷者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识字的人就一定读过……朱自清散文有着极高的地位,评论者曾说,将他的散文作为样板悬于国门,不能增删一字。我想这种评论或许是指他后期的散文。他一生都在摸索如何写出最地道的语体文,斟字酌句,不敢有一点马虎。后人特别要注意的应该是他这种努力,否则,便难免误解前贤,可惜了他一生的追求。”
叶兆言并不是在读书的时候看的《背影》,“我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交通规则问题,我看到的是感动。朱自清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他是堂堂大学教授,可是,他毕生的理想是提高现代汉语水平。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水平,他一生写了很多散文。”
叶兆言说,其实《背影》语言表达上,现在看来也不是百分百完美,比如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现在看来有点重复,两个“我”可以删去其中一个。但他就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范例,告诉学生描写人物有好多种手法,原来人物可以这样写。
“不要把教材当作圣经。你可以和学生说,‘你看这个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你们生活中要注意’。”叶兆言坦言,要是比较朱自清的诸多散文,他觉得《荷塘月色》倒是可以从教材中删除,但是《背影》不能,因为朱自清本人认为《荷塘月色》是违反了他语言文字方面的探索规则的。
丁帆:人性的美好是永恒的经典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丁帆不仅参与编制了大学语文教材,还参与了苏教版教材。“说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法规,要从教材中删除,那是把文学作品和法律混为一谈了。这是非常武断的判断。”
“《背影》讲的是父子之情,这深深契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从人性的角度说,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人性的美好情感都值得永恒保留。这是教材挑选课文时考虑的关键因素。再则,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艺术表达,还是思想内涵,现在看来依然是非常经典的。”丁帆说,他参与编教材的时候发现,中学教材哪些文章能选哪些不能选,这其实是多种力量的角逐。“我们在编教材的时候,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的,有体制的力量、民间的力量,还有消费文化的力量,希望它能引导青少年的成长。总的来说,要收入新的经典,但不能排斥老的经典。有的文章会过时,有的文章永远不过时。”
薛冰:《背影》不是宣传交通规则的
前天,南京学者薛冰专程陪海峡卫视的记者来到浦口火车站,电视台想还原一段当年《背影》的现场。虽然现在浦口火车停用的,但月台还是那个月台,铁轨还是那个铁轨,看到这些,就能想象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现代年轻人留恋《背影》,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太难得。在现在,学生高考,家长送考,眼巴巴地等在学校门口,不就是《背影》中体现的情感吗?”
听说有专家赞成把《背影》从教材中删除,薛冰说:“这篇散文是宣传交通规则的教材吗?它讲的是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人和人之间的真情。如果说,因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不够美,就从教材中删除,那就太不近人情、不通情理了,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翻看一下现在的中学课本,能让人记起的感恩教育似乎也就剩下《背影》一文,如果连这点仅存的感恩教育范文都不想保留,那我们的课本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达到授业、育人的作用呢?”执教多年的语文老师们对丁启阵的观点不敢苟同。
喻旭初: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篇
已有40余年教龄的金陵中学特级语文教师喻旭初,初中时就被《背影》中的父子真情感动,当上教师后,他又给很多届学生讲过《背影》。
“对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不同看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变化,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呈现多元化,这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不过,虽然看法可以不同,但立论者务必实事求是。”喻旭初表示,教材编写者对选文是很谨慎的,常常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最后定下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经过时间考验而被公认的名篇。
“文中所表达的父子亲情曾经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许许多多读者,不能因为现在有些学生对文中有些内容难以理解,就否定它的价值。”喻旭初说,《背影》虽然不是朱自清最好的散文,但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佳作之一,仍然是无法否定的。对待过去时代的文学作品的评析,一定不能脱离作品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这是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不错,朱自清跟他父亲曾一度疏远,父亲对他的关心也确实不够,但父子真正相见了,又很快要分离,心里便有说不出的滋味。尽管父亲的外部形象并不佳,但他爬月台、穿铁路、买橘子,对儿子无言的爱还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文章末尾写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中‘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作者是很伤感的。父亲的操劳与病痛,使朱自清内心也不无愧疚之感,于是不禁在泪光中又想起了父亲的背影。这是人性的真实写照。这也正是作品的认识价值之所在。
如果因为学生看不懂或不大理解,就加以否定,那么要去掉的课文就太多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就都不能选了,因为里面免不了有封建迷信、宿命论以及其他问题。喻旭初说,“据我所知,法国的中学教材中经典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意识。请北外丁副教授再认真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不要让自己的曲解去误导他人。”
黄烨:一篇好文章胜过千万大道理
黄烨,南京中华中学的语文教师,曾获得江苏省赛课一等奖,也是同学公认的“敢讲话”,在课堂上常会对一些不满意的选文进行直言批评。但对于《背影》他却说,要给这篇文章排第一。
“我教过五六次《背影》,每次都和学生一起感动。”黄烨说,好文章的标准,情感是第一位的。这篇文章情感真挚,文学技巧上也是朴实自然、真情流露,没有去过份追求文字华丽。“可以说这篇文章跨越了时间、空间,感动了一代代人,与每一个阅读者形成了共鸣。”黄烨说,这篇文章放到现在看也一点不过时,因为真情是相通的,90后的学生一样在被感动着。
“如果从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来看,是确实的,但这与这篇文章的好坏无关,不是一个概念。”黄烨说,自己曾经到过浦口火车站的月台,亲身体验了一下父亲当时的动作,发现确实以他的体型和年龄,想过去不容易。朱自清在父亲动作的描写上,都是原生态的白描,让人感受到真实。再说到父亲的胖拙的身材,这也恰恰是作者值得称赞的描写。多年来,有很多文章喜欢把人物形象塑造得过于高大全,不尊重事实,形成脸谱化。朱自清对父亲形象的描写,并非有意丑化,而是一种真实的表现,这恰恰会被老师作为精彩之处说给学生听。
在黄烨看来,这篇文章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位学生曾对他说,“爸爸不爱我!”但细问下去,爸爸每天早晨为了能送他上去,都要提早一个多小时出门。“但是他路上对我凶巴巴的,感觉不出他的爱。”黄烨说,学生作文写母爱的多,认为父爱体现不出来,很难写。而《背影》恰恰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并且唤醒了孩子们去体会父亲深沉而不易察觉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阅读《背影》,比给学生说多少大道理都有用。”黄烨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