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第一茶庄》在沪热播,其跌宕起伏的故事与主人公凄婉真情的演绎,成为街头巷尾的一大谈资;尤其是剧终众人排除万难赢得中日茶艺比赛,令日本茶商自惭形秽的那一幕,更是激起了无数观众的满腔热情。我在自豪之余,甚至想就此去开垦一片茶园。
然而豪情还来不及升腾,就被“‘西湖龙井’因难以支付500万元赞助资金,倒在奥运门槛外”的消息泼了一身冷水!联想起数日前阅读的一篇《茶叶大国缘何为立顿打工》的文章,内心之酸楚不禁又加了一层。
且不说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够随手拿出500万而不皱一下眉头的富豪在中国何止千万,更何况是每年稳坐中国GDP头把交椅、卧虎藏龙的长三角江浙沪一带?而在上海、杭州就一栋算不上顶级的豪宅、一辆中上水平的跑车,甚至是一部中小投资的电影,都不止500万,却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难道作为有着千年制茶史、饮茶史的中国,一涉及“国饮”兴亡,资金就捉襟见肘了吗?更何况是关乎茶圣——陆羽之乡的名茶!
何以当我们翘首以待“刘翔以天才的速度与豪气跨越2008”的同时,我们千百年来“茶叶王国”的骄傲与底气却反而离这梦想越来越远了?是市场经济太残酷,中国名茶适应不了市场竞争而只能退居为世界名牌茶的原料?还是我们不懂经营,不敢经营,不愿经营,将中国千年的“茶”优势拱手相让?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名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而要让中国“名茶”真正变为世界“名牌茶”,更远不只是加一个“牌子”而已。
全球第一茶品牌——“立顿(Lipton)”未栽植一株茶树,其收制的茶叶却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因为大家认可的不是它的出身(产地),而是它一贯坚持的高品质与高尚生活理念。相反,“西湖龙井”虽然极负盛名,但却只是产品名称,代表的仅是“西湖产的龙井”,其牌子有不下40种的不同版本,不仅包装五花八门,质量更是没有统一标准,令消费者很难区分真伪、辨别优劣。
因此,从深层次上讲,中国茶叶并不是缺乏品牌,而是牌子太多了。一杯羹,万家分,能吃饱喝足的不多,能品出味道的就更少了;但这反倒给浑水摸鱼者有了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名茶”不仅将面临四分五裂的门派之争,越做越小;其可信度与美誉度更将被不断稀释,离民心越来越远,离世界的顶级茶宴越来越远……
而改变这一现实,完成中国“名茶”到世界“名牌茶”的完美蜕变,其实世界上已有很多成功案例让我们借鉴与学习。例如举世闻名的印度“大吉岭”茶,其最初也只是一个代表产地的产品名称,但在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后,“大吉岭”就渐渐变为了一种品牌,只有符合标准的茶叶才被准许使用“大吉岭”这一称谓,并且一旦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与之有关的茶农、茶商就将立即被取消经营权。逐渐,“大吉岭”就跨过印度“名茶”的台阶,登上了世界“名牌茶”的舞台。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属“不栽一株茶树,却风靡全世界”的英国“立顿”红茶,其“品牌”的成长之路,不仅是茶业界学习的楷模,更被众多其他领域的新兴品牌奉为圣明。其“将上流阶层饮食习惯与生活举止平民化”的创想;“从锡兰进口第一批红茶,装满50辆马车,请乐队和吹鼓手招摇过市,闹得妇孺皆知”的宣传手段与气派;“每年从销售额中拿出0.7%的资金研究消费者需求”的严谨态度;“根据不同地方的水质与品饮习惯调整配方、开发新品种”的种种创新举措……均为其成为“世界第一茶品牌”奠定了基础。
世界“品牌茶”的成功无疑为我国“名茶”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但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茶农与茶商中普遍存在的“小富即安”、“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死守一亩三分地,自己做厂长,不愿搞股份制、联合制,走规模化经营道路”的思想痼疾,不打破“手工采摘、加工”、“农药残留物”等技术与环保瓶颈,中国“名牌茶”之路仍然只能是空中楼阁。
而不从大众层面上“普及茶文化”、“引导全民喝茶健身”习惯、令更多有识之士投身茶文化事业,那么中国“名牌茶”的成功更将遭遇“内虚外空”、“后继无人”的尴尬。
因此,“西湖龙井”乃至整个中国茶叶今日之无奈处境,绝非是一个层面的“大意失荆州”,更非是“一日之寒”后的“冰冻三尺”,我们必须全方位的反思与应对:对于市场经济的残酷,我们更应该正视其公正性;对于“不懂经营”,我们就要借鉴与学习;对于“因‘小富即安’与鸡头思想而不敢发展”,我们就该想想“可口可乐”41%:59%的实物与品牌价值比,然后团结并进取;而对于“不愿经营”,那么我们只有思考一下:缺失了文化底蕴的豪宅、香车,大制作是否还有意义?
稿件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作者: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