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估量
中国正在从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三个战略层面,重构中国全球金融实力新图景
文/张明
国务院常务会议4月8日决定,将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人民币不是一种国际性货币,导致中国在对外贸易与投资的过程中过分依赖美元,从而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与国民财富暴露在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风险之下。
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1.95万亿美元,其中60%~70%以美元资产的方式持有。而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与扩展,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这些极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埋下了未来美国国债市场价值下跌与美元贬值的双重风险。
例如,2001年至2008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均低于5000亿美元,但2009年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1.75万亿美元。2001年至2007年,美国每年国债净发行量稳定在5000亿美元左右,2008年飙升至1.47万亿美元,2009年预计将超过2万亿美元。
如果市场对国债的需求跟不上供给的增长,那么国债收益率将大幅上升,导致国债市场价值下降。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开始购买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选择了通过印刷钞票、制造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摆脱危机。这加剧了美元在中长期内贬值的风险。
各种证据显示,从2008年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重构中国的国际金融战略,其核心思路是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元的依赖程度。这一国际战略在三个层次上逐渐铺陈开来: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周小川行长最近的文章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国希望全球范围内创设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的核心地位。此外,中国强调将对IMF的注资与IMF的治理结构改革相结合,尤其是要与份额和投票权的分配相挂钩,目的在于加强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与声音。
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方面,2009年2月22日,东盟10+3特别财政会议在泰国普吉联合公布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将东亚共同储备基金由80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提议建立独立的区域监控实体,并将共同储备基金的使用与IMF条件性贷款的挂钩比例从目前的80%进一步降低。这一行动计划是清迈协议的重要扩展,标志着东亚区域金融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在两个方面取得进展。第一是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六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第二是此次在跨境贸易中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实际上,双边本币互换的签署本身就是为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中的结算货币服务的。例如,如果阿根廷的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需要以人民币计价并进行支付,进口商可以向商业银行提出人民币借款申请,商业银行可以向央行拆借人民币资金,而阿根廷央行则可以通过与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来解决人民币资金来源问题。因此,双边本币互换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合作应对危机冲击的举措,而本身是为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铺垫工作。
一个国家的国内货币要成长为一种区域性货币甚至全球性货币,必须将计价尺度、交易媒介、储备手段这三种货币的基本职能国际化。而人民币的跨境贸易试点工作本质上是强化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计价尺度与交易媒介的功能,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基础,也不可或缺的一步。在美元中长期内贬值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可以规避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不过,人民币要由国别货币成长为一种区域性货币,不能一蹴而就。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其一,中国尚未全面开放资本项目,人民币并非完全可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并非完全由市场力量决定,这就限制了人民币成长为一种真正的国际货币。
其二,目前缺乏成熟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这限制了人民币在海外的自由转让;缺乏成熟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这使得人民币持有者不能对冲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缺乏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这降低了人民币作为一种储备资产的吸引力。
其三,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新的风险。例如,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范围内流通的人民币规模日益扩大。如果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明显高估,则国际投机者可以借入大量的海外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集中抛售以打压人民币汇率。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由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性供给引爆的。
因此,应该以谨慎、可控、稳健的方式,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远不成熟、投资者的市场经验相对匮乏,我们尤其不能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由,贸然开放中国的资本项目。□(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