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 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81.8 亿元,比年初大幅减少7002.4 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大幅下降3.71 个百分点。
分机构类型看,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44.9 亿元,比年初减少7065.0 亿元,不良贷款率2.49%,比年初下降4.24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08.2 亿元,比年初减少6941.3 亿元,不良贷款率2.81%,比年初下降5.24 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6.6亿元,比年初减少123.7 亿元,不良贷款率1.51%,比年初下降0.64 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4.5亿元,比年初减少27.0 亿元,不良贷款率2.33%,比年初下降0.71 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5亿元,比年初增加60.8 亿元,不良贷款率3.94%,比年初下降0.03 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0 亿元,比年初增加28.8 亿元,不良贷款率0.83%,比年初上升0.37 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2008 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的最大贡献来源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62%,减少6941 亿元,不良率首次降至3%以内,农行不良贷款的剥离是主要因素,我们根据央行11 月份贷款余额可比口径增长率推算农行不良剥离涉及7327 亿元贷款。
2008 年,岁末两个月贷款出现高增长是区别于前几年的明显特征,11 和12 月份当月新增贷款分别达到4769亿和7718 亿元。除银行本身的盈利压力外,国家的政策指导和调控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指出的是,较快的贷款增长减少了一些行业资金琏断裂的风险,并避免了银行业不良贷款在近期大幅反弹,2009 年上市银行信贷成本的上升幅度将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
我们认为,上市银行信贷成本在2009-2010 年将回归2007 年前的均值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另外,向企业加快输血的调控目标实现后,未来降息的空间和频率有望显著降低。
在贷款期限结构上,短期贷款余额出现下降:12 月份短期贷款较11 月份环比增长2250 亿元,但较10 月份余额减少1992 亿元。而12 月份中长期贷款余额较11 月份增长2848 亿元,但较10 月份只增长2213 亿元。考虑到各种因素,我们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12 月份的贷款超高速增长中,中长期贷款增长高于短期贷款,而从时间窗口判断,这应该主要受益于4 万亿政府投资的配套贷款拉动。另外,票据融资也成为贷款增长的重要推力,12 月份的票据融资约2620 亿元。
银行的资金依然充裕,12 月份的存贷差达到16.27 万亿元人民币。11 月份存贷差较10 月份增加6584 亿元,这仍和农行不良贷款剥离有关。在法定准备金率下调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已不是问题。
我们曾经担心,鉴于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巨幅下降,即使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法定准备金利率同证券投资收益率差额的收窄甚至倒挂,对银行经营利润率的贡献也极为有限,银行贷款的超预期增长使我们相信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释放的资金将有效转化为贷款。(特约撰稿人 胡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