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三农”开展业务,正是农行股改的最大亮点。农行副行长潘功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中农村经济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横跨城乡的业务模式将为农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未来业务的迅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有优势,有传统。截至目前,其现有人员和机构的50%分布在县域。剥离后涉农贷款占比为30%,存款占比为40%。但是,对于农行未来的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上市后农行在经营上能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和服务“三农”的完美结合。而这也一度被认为是农行股改的最大难点。
潘功胜说,为达到服务“三农”和自身盈利方面的平衡,农行在股份公司治理架构上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了“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在管理层设立了一个“三农”金融服务推进委员会。
自2007年开始,农行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了服务“三农”试点,初步找到了农村地区的有效盈利模式。据了解,从短期看,农行服务“三农”试点行的新增贷款质量良好,所有试点地区投放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27%。
为增强服务“三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行还在内部业务结构上设计了一级法人下的“三农”事业部制。“三农”事业部将实行单独的绩效考核、资源配置和综合计划管理。这一重要制度可以保证解决农行基层对开展“三农”业务动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农行还将通过再造流程、创新产品、拓宽服务渠道等方式来推进“三农”服务。农行还将考虑设立农村保险公司、农村金融租赁公司、农村养老金管理公司及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
截至2008年底,农行各项财务指标向好:不良贷款率降至4.3%,拨备覆盖率达到62.5%,核心资本充足率8%,资产收益率0.79%,净资产收益率接近20%。
上市没有时间表
作为最后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农行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及将于何时何地上市,无疑是其股份公司挂牌后市场关注的热点。
潘功胜坦言,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找到适宜的战略投资者确实不易。农行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各项事宜,但是是否引进、是引进境外的还是境内的、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答案。在此情况下,农行尚未与任何潜在的战略投资者进行过谈判,但已有不少境内外投资者表示了投资农行的兴趣。
潘功胜说,择机上市,是农行股改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农行改革的基本步骤之一。公开上市对于优化农行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都有很大好处,但是上市本身并不是目的,农行致力于为资本市场贡献一个优质的上市公司,因此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截至目前,农行对于上市时间和地点均无具体考虑,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制定上市时间表也不太现实。农行机构庞大,拥有45万名员工和2.4万多个机构,完成上市的技术准备工作至少需要1年。
潘功胜也表示,农行在选择上市地点时将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投资者覆盖面、上市成本以及上市后的维护成本等因素。香港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首选市场,因为它的融资能力比较强,投资者覆盖面比较好,流动性好,而且由于地理和文化等因素,很多大型国有公司选择了香港。(记者 朱 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