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中国三大银行私有化期间,外国银行总共投入大约90亿美元购得战略股份。随着锁定期的结束,以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等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现在就出售股份的逻辑相当充足,并由此引起市场对上述外资战略投资者在解禁期后、减持所持中资行股份的猜测。
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按照昨日收盘价计算,仅工行、建行、中行、交行而言,截止到今年底,四家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所持解禁股总额高达3660亿港元。
尽管这些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已从其2007年巅峰水平大幅下跌,但各家战略投资者颇有斩获,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中国银行仍能得到大约13亿美元的资本增值。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美国银行都是政府现金纾困对象,正竭力充实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若能获得十多亿美元的资本增值,想必十分及时。
里昂证券对此前瑞银于禁售期届满后,以折让价配售所持中行股权不感意外,并估计外国投资者可能继续减持H股银行,尤其是苏格兰皇家银行。里昂预期,除了瑞银外,苏格兰皇家银行与淡马锡亦是中行的主要外资股东,分别持有8.3%及4.1%股权,股份禁售期已于去年12月31日届满。苏格兰皇家银行或会仿效瑞银配售中行股份。另外,高盛、德累斯登及美国运通分别持有工行4.9%、1.9%及0.4%权益,当中50%股份禁售期于今年4月28日届满,余下则于今年10月10日解冻。里昂不排除上述股东会减持于工行的权益,但潜在减持规模远小于中行和建行。
“总体来说,国内银行面临的抛压确实较大。”西南证券金融业分析师付立春表示,“特别是对自身损失大的国际金融机构来说,这一现象将更为突出。”
有评论人士认为,短期来看,中资银行股权为外资股东继续带来的增值空间有限,而且外资机构股东可能会乐于看到投资套现给自身资产负债表带来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