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昨日出席2008陆家嘴论坛时表示,上海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迈进。上海应当继续推进完善市场化建设的进程,尽快出台税收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
刘明康指出,同国际上的金融中心的标准相比,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当继续推进完善市场化建设的进程,注意吸收国际上各个国家在建设金融中心中的良好做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完善执法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同时,应进一步加快对税收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税收方面对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统筹考虑,循序渐进地给予解决。
他强调,上海也需要加快做好相应的自身建设。要优化整个信用文化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上海金融服务的软环境;要进一步完善高等和专业的金融教育,使它能够具备新的国际水准;努力吸引、培养和真正地留住金融业人才。
刘明康指出,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拥有四个基本要素:创造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拥有一个对内、对外都十分开放的和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拥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有一个能够凝聚和聚集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机制。
他说,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来,上海的金融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整个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许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票据中心、离岸业务中心、授信评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研发中心等汇聚在上海。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主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已达858家,集聚效应非常明显,上海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已达到两位数以上。
刘明康说,上海银行业的发展令人欣喜。一是发展质量较好,上海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是全国最好的;二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上海是银行业机构种类、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三是国际化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上海是外资银行机构最为活跃的一个城市,去年我们提倡进行法人化转制,外资银行有9成以上选择在上海作为注册地。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数量现在已达14家,排队正在申请的还有四五家,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的总额占全国外资银行总额的比重将近60%。(记者 高改芳 任晓 )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