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全球经济金融高度一体化的今天,美国次贷风暴给全球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谓冰火两重天。在此背景下,已突破1.5万亿美元的我国外汇储备该如何应对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和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放开对外金融投资是缓解外储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有效途径,但在目前时点的海外投资需相对慎重。
进一步放松对外金融投资
主持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我国外汇储备在2007年底已经突破1.5万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带来最现实的一个挑战,就是人民币升值。在化解升值压力方面,两位专家觉得应该从何入手?
巴曙松:从他国经验来看,德国、日本等国也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大国,但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引起这么大的本币升值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往往经常项目是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是逆差,通过资本的流出平衡掉了升值压力。而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本管理是重流入轻流出,这客观上放大了升值的压力。
其次,我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体现了全球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结果,这不是通过人民币升值就能彻底解决的。贸易顺差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外金融投资是一个能有效平衡的措施。
丁志杰: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对外汇管制实行的是宽进严出,这是在当时外汇短缺、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的,如今则是人民币升值,外汇资产主要是官方持有外汇资产急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放松对外金融投资有助于缓解对外储备增长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对外投资管制的放松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内容。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特别是对外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各项改革逐步到位,目前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重要时机,而人民币可兑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放松境内机构、企业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
目前时点投资应相对慎重
主持人:可是我们也知道,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在这种情况下,对外金融投资是否面临一个时机选择利弊的问题?
丁志杰:目前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一个好时机,但并不是说一定是企业或个人进行大举海外投资的好时机。现在放松对外投资管制,实现“藏汇于民”,但管制的放松有一个时滞效应,是渐进的过程,这种过程能避免大的振荡和调整,反而是好事情。
至于次贷危机,应该说,对于美林、花旗这些我们过去只能望其项背的国际金融机构来说,现在有机会拿到它的股票了。目前次贷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什么时候可能是一个好的投资时点,还有待观察。从目前来讲,不管是机构、企业还是个人,进行海外投资应该相对慎重。
回想到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人开始一直没有出手救助,直到危机全面爆发、恶化,乃至趋于稳定后,美国的金融机构才大量进入亚洲市场。
巴曙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受冲击比较大的泰国、韩国都是债务人,手里没有现金。目前在全球经济波动中,中国的有利条件是手里有现金,是债权人。中国在担心流动性过剩,而美国在担心流动性紧缩,所以我们在投资时机的可选择性、谈判力、跨越壁垒等方面要有利得多。以前,像摩根士坦利这样的老牌投行,不太可能轻易向外转让股权,而去年中投公司就实现对其入股。
再有,目前我们的金融机构在国内的估值普遍偏高。估值高,提供回报的压力也很大。如果能拿到便宜的金融资产,投资后能产生协同效应和技术转移好处的金融机构,实际上是把我国金融机构的市盈率做实了。从中长期来看,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继续探索个人直接对外投资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今年对外金融投资的前景?在个人对外金融投资方面,如何看待港股直通车这种方式?
丁志杰:我认为,2008年,中国企业会进一步“走出去”,目前已有的对外金融投资形式,包括并购股权、QDII将进一步发展。此外,采取港股直通车方式,在有控制的情况下允许个人到海外直接投资,我觉得是可行的。
巴曙松:目前虽然没有放开直通车,但实际上内地居民去香港旅游就能开户投资港股,一样有大量的投资。如果你不开这个正门的话,就可能出现深圳占全国现金提取量的一半的情况。
直通车是一个封闭的通道,比如在天津和香港之间换汇100亿元投资后,管理部门可以随时动态地查到投资了多少股票、市值是多少、放在这边的现金是多少。通过这种正规渠道,可以让交流更顺畅。
而且,资本项目开放的首选肯定是香港,因为语言没有障碍,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了解上也有优势,这是其他国家在资本项目开放里没有的优势。
主持人:本报记者 郭凤琳
实习记者 韩晓东
嘉 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巴曙松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丁志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