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花开,这是一个容易让人变得慵懒的季节。但这并不妨碍刚刚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跳槽到某地方商业银行任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的陈先生,正忙碌地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去告诉客户、朋友、业内同行自己的单位与联系地址变了。
对于自己的选择,陈先生坦陈,当初他是经过了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的,“我之所以出来,主要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于现实,个人在事业方面也能有一定突破。”
争夺战升级
种种迹象显示,眼下在国内,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铆”足劲去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网上银行争夺战。
“谁能抢占网上银行的制高点,就意味着谁赢得了先机。”陈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他所供职的银行之所以挖他过来,主要目的就是想让他在3-5年内把该行的网上银行做成国内最好的网上银行之一。
他告诉记者,虽然这家商业银行的网银几乎是从零开始,但只要思路到位,银行又能全力支持,几年之内建成国内最好的网银并非难事。“目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网银已有了一定品牌知名度,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网银可拓展的空间很大,比如电子商务、绝大部分传统银行业务等。”
面对国内中小银行的强势介入,以农行、工行、东亚银行为代表的中外大行自然也不甘人后。
“我们刚完成了网上银行的升级工作,之前的网上银行是几年前开发的,容量、稳定性、新功能加载都有一定局限性。”农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于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农行还有两大工程,即一体化客户中心,把全国电话系统与客户服务系统统一起来,建成一个全国大客户中心,建立统一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在业务发展上尝试客户收费。
另外,农行还将着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与大的商户开展合作,打造真正由银行提供的商务平台。“我有一个潜在的想法,就是集合所有的力量,把农行电子银行做成最佳品牌,到2010年,要把全行一半的业务转移到电子银行上来。”于进如是说。
较之于农行,工行一直都不乏大力发展网银的热情。
记者了解到,当前,工行正致力于提高网上银行的分销能力,如,抓捆绑营销、促结构优化、推出“三卡两银”捆绑营销和渠道整合,即将灵通卡、国际卡、信用卡与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捆绑销售。
更重要的是,工行已把重点瞄向了金融资产超过5万元的中高端个人客户,开展“打包服务”、“名单式”营销,通过给支行下发网上银行重点营销客户名单,准确定位目标客户,重点发展中高端客户和潜力客户。
“通过基金、证券、外汇、电子客票等优势产品,重点营销公务员、私企业主、高级白领、大中专院校师生以及理财金、白金卡客户,促进电子银行优质客户数量不断上升。仅1月一个月,我行网上银行U盾客户就新增1.6万户,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王刚如是说。“在未来的5年之内,我们要让以网银为主的电子银行真正成为银行业务的交易主渠道。”
很显然,在国内物理网点稀少的外资银行更是希望通过网上银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东亚银行中国区负责人余学强日前表示,在法人银行成立之后,一些业务限制也随之取消,该行将与中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想开拓业务,当务之急是做大以网银为主的电子银行,“大范围的设立物理网点已不现实”。
背后的诱因
在中外资银行纷纷发力网上银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诱因呢?
于进分析,如果哪家银行不重视网上银行的发展,仍想依靠传统银行网点这一单一渠道去参与市场竞争,那必将因此丧失发展机遇,在未来更高水平的竞争中被边缘化,最终失去生存发展空间。
目前,农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已经逐步成为与传统网点并列的业务经营和市场拓展的重要渠道,以及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平台,不仅实现了柜台业务分流,还节约了运营成本,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
与此同时,网上银行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根据国内测算表明,通过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单笔成本为3.06元,而ATM的单笔交易成本为0.83元,网上银行的单笔交易成本仅为0.49元。
“虽然,网银只是一个集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在内的交易平台,但肯定会发展成为一个集金融产品与其他行业产品的综合交易平台,甚至成为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于进说,农行将首先向票务、教育等领域延伸。
对此,王刚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客户正在离开银行是今天的现实,以网银为主的电子银行逐步替代银行网点是明天的必然。“现在我们大多数网点非常拥挤,难以实现对客户分类服务,如果我们可以把他们更多地引向自助渠道,那么我们将能够集中力量为重要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机构调整也将更为简单,人力物力等运营成本也将得到降低。”
拿工行来说,每天平均办理银行业务四千万笔,而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已经达30%,电子银行办理的业务量相当于6000多个网点办理的业务量,它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成本结构。(石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