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之后广州墓地饱和 专家:海葬是最理想选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四年之后广州墓地饱和 专家:海葬是最理想选择
2009年04月07日 15:3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清明时节,一则则关于墓地吃紧、骨灰楼饱和、树葬难找空位等消息,让不少人有了今后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之忧。记者昨天获悉,今年广州新一轮的海葬已有超多1200具骨灰“报名”。有殡葬专家表示,海葬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但让市民接受“毫无保留”的海葬将是漫漫长路。

  据介绍,广州的骨灰寄存、树葬场所越来越拥挤,占地面积总计3930亩的九个公墓,由于国家提倡死后“少占土地、不占土地”,也几乎没可能扩大,近几年广州更不会有新的墓地出现。有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曾坦言,四年之后广州墓地将趋于饱和,“无地可葬”完全有可能。据分析,公墓还将快速进入“死亡期”,缘于目前的公墓需求本已十分旺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头墓”将逐渐消失,失地农民将加入公墓行列,老龄社会的到来等因素,将促使公墓需求不断增长。

  据专家分析,现在多数城市已实现比例较高的火化率,殡葬改革完成了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第一次革命,但是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要进行大力提倡“不保留骨灰”的二次殡葬革命,海葬则是最理想的方式。

  “不保留骨灰,我们还能保留什么?”对于如此“前卫”的殡葬方式,不少群众还是难以接受。据了解,广州从1988年开始就倡导海葬,已成功举办了19次骨灰撒海活动,近万具骨灰撒入了大海。但是,海葬率只占0.6%。今年广州新一轮的海葬已有超多1200具骨灰“报名”,比去年增加了五成以上。

  然而,环保前沿的海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每年清明时分,众人拜山祭祖时,对于那些已将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市民来说,这却成了奢望,唯有等有关部门组织“海祭”才能寄托哀思。据了解,上海市在几年前建起了“上海市骨灰海葬纪念苑”,每位海葬者的名字都镌刻在纪念碑上,清明冬至时候人们可以在此祭奠。此外,为了鼓励海葬,从2002年就出台了海葬的补贴措施。(记者陈晓璇)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