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历时两年多建设的、有“亚洲第一站”之称的新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工程收尾阶段,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建成后的北京南站占地面积49.92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单体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新北京南站建成后,将容纳包括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列车在内的24条到发线,在规模上大大超过北京站和北京西站。 中新社发 九州 摄
|
7月5日,历时两年多建设的、有“亚洲第一站”之称的新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工程收尾阶段,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建成后的北京南站占地面积49.92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单体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新北京南站建成后,将容纳包括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列车在内的24条到发线,在规模上大大超过北京站和北京西站。 中新社发 九州 摄
|
北京南站8月1日将正式运营。作为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的始发站,这座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铁道部主管火车站规划建设的副总工程师、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日前接受本报专访,对这些质疑做出回应。
质疑一:体量贪大?
回应:大而得当,设计与客流预测相匹配
记者:北京南站的建筑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有人认为,这么大的车站是一种浪费,您怎么看?
郑健:南站到底是不是体量过大,首先要看它的客流量。任何一个铁路客站的设计都应与客流预测相匹配。据预测,到2015年北京南站的年发送量将超过6600万人次,到2030年,南站旅客日发送量将达到28.65万人。这么看,可容1.05万人同时候车的南站是大小合适的。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修一座玲珑的小火车站显然是不适合的。
其次,北京南站内置了很多市政功能,实现了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自然要比过去的火车站大。新南站与传统车站最大的不同,就是将公交车、地铁、出租、私家车等城市交通形式整合为一体,检票口、停车场、地铁站台、车站广场等都“移植”到火车站内。旅客从下出租到进站台也就1分钟,下火车到上地铁也就是坐个电梯的时间。火车站成为多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让旅客真正体验“零换乘”。
同时,重叠复合的立体式站房也节省了土地。如果像过去一样,把地下停车场、地铁换乘站口等都搬到地上,火车站站房相对会小,但换乘区域就会无限制地“摊大饼”了。
第三,南站的“大”还考虑了如何让旅客更舒适。宽敞明亮的候车和换乘环境,使旅客有更强的方向感和更清晰的视野;车站内温度、声响、采光、照明等都是经特殊设计的。为什么要委屈我们的旅客挤在一起呢?实际上,对该省的空间,我们也很“抠门”。比如原来在高架层大厅中间的空调风口立柱就挪到了检票口上方,节省了很大空间。
最后,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应该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火车站的设计和建设要适度超前。有的地方,火车站建成十几年后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只得拆掉,太可惜了。北京南站在建设和运营理念等许多方面,都是我国客站发展的示范性、样板性和标志性工程。我们希望它可以做到屹立百年仍然耐人寻味,主体不拆除,只是“小零件”的维护和更换。
北京南站的体量确实大,但我们努力把南站建得大而得当,成为旅客的“贴心车站”。
质疑二:设计求洋?
回应:中国人了解国情,外国人带来新理念,设计的主体还是中国人
记者:南站的建设邀请了外国设计师。从没有经历过春运的外国设计师,能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火车站吗?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难道不能设计出一流的客站吗?
郑健:这里面有一个误解:北京南站并不是外国人设计的。设计中标单位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和英国泰瑞·法瑞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外方参与了工程的部分设计,设计主体还是中国人。
火车站的设计除了建筑造型,更重要的是功能设计。外国设计师带给我们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但中国人更了解国情,了解独一无二的春运现象,知道客站要实现哪些主要功能,因此,火车站设计还是以中方设计师为主导。当然,客站的设计并不排外,不排斥铁路系统以外的设计师,也不排斥外国设计师。我们对外国设计师的引入是有原则的,一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中国铁路车站的设计理念,二是要了解中国文化,三是要尊重中方合作者的意见,绝不是简单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可喜的是,通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设计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印度的考察团看过北京南站后,非常喜欢,已经邀请南站的设计主体——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为他们设计两座火车站。通过“引进来”,实现了“走出去”,中国设计师开始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质疑三:造价高、伪节能?
回应:能源综合利用每年节省运营成本约600万元,公共建筑发挥社会示范作用
记者:北京南站采用了大量造价不菲的节能技术,例如太阳能发电板,以目前电价计算,运行若干年也未必能收回投资,这是不是一种奢侈的“伪节能”?
郑健:像南站这样宏大的铁路交通枢纽,环保节能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并非不计成本。由于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北京南站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约600万元。
北京南站采用热电冷三联供和污水源热泵技术,是国内使用同类节能环保技术中规模最大的工程。它让天然气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从35%提高到了85%以上,还利用了城市污水源地热。该系统的年发电量占站房年用电量负荷的49%。这一整套技术增加的投资约2800万元,5年内就可收回投入。
南站中央站房的屋面布设了3264块太阳能电池板,每年可发电约18万千瓦时。从表面上看,站房全年运营需要用电2580万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作用有限,投资难以回收,这么大的投入不划算。但通过使用太阳能这样的绿色能源,南站一年可减排100多吨废气,替代60吨标准煤。而且,我们要显示一种导向——国家在支持和鼓励节能环保技术!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社会效益远远要大于经济效益,其示范作用和积极意义,远非具体的投资所能换来的。
质疑四:位于市内,制造拥堵?
回应:铁路服务于城市交通,用无缝衔接减轻路面交通压力
记者:以我们通常的经验,火车站周边交通拥堵,环境也比较脏乱。北京南站会不会在南三环和南二环之间制造一个新的城市管理难点?
郑健:乘客坐着火车来北京,多数是为了进城。如果把火车站建在郊区,那么旅客就不得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进城,反而增加道路上车辆的数量,更容易造成道路拥挤,而且旅客的出行成本也将相应提高。
北京南站在铁路管理理念上有了突破:从“怎么方便管理旅客”变为“怎么方便服务旅客”。作为“零换乘”车站,南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城市交通无缝对接,一切换乘行为在车站内完成:下火车的旅客,不出火车站,便可以换乘地铁、城市公交,或乘坐出租车;赶火车的旅客可以把私家车停在地下车库,或者出地铁坐电梯,直接进站。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路面交通压力。从国际上看,巴黎、伦敦、柏林、莫斯科、东京、纽约等城市,火车站全部都设在市中心,铁路与城市交通有多个“零换乘”点,旅客换乘比较方便。
同时,由于设置了大量的自动检票机和自动售票机,以及旅客引导与信息显示系统,在车站广场排队检票进站、在站前窗口排队买票等现象将在南站逐渐消失,火车站内自助性功能与自动化水平都将有质的飞跃,火车站不再是人挤人的公共场所。
当然,南站究竟是不是以旅客为本,是不是便捷舒适,还是要由实践检验,等南站正式运营后,由旅客们说了算!(记者 陆娅楠)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