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因素、国家政策及国际米价飙升等利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连日来,处于两年来较低价位的大米开始收复失地,行情全线飘红。尤其在北京地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大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而且成交活跃。
大米市场之所以能够由“熊”市转为“牛”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前期生产成本价格上涨,而去年以来大米价格却创新低,“倒挂”矛盾突出,因此无论是从成本收益角度,还是从农民自身利益而言,都有上涨的需求。同时,近期国际大米的暴涨及持续性的强势,也在心理层面上起到了一个涨价“导火索”的作用。
在成本因素、国家政策及国际米价飙升等利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昨日记者了解到,处于两年来较低价位的大米开始收复失地,行情全线飘红,价位恢复到去年水平,成交活跃。北京地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大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购销两旺局面开始显现
昨日,在北京地区最大的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大地玉泉路市场,经销商家一改往日随销随进、谨慎进货的心态,纷纷积极采购以增加货源。带着“黑”“吉”“辽”车牌的运粮车辆络绎不绝。玉泉路市场信息部监测数据显示,近日市场上东北大米(圆粒)的平均批发价格每斤为1.416元,较上周上调了0.04元,涨幅2.91%。目前,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大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在东北大米占据北京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南方籼米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一家专营南方大米的商家介绍,早籼米较上周每斤上调了0.02元,批发价格在1.37元左右。
国际米价只是“导火索”
本月大米市场之所以能够由“熊”市转为“牛”市,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分析认为,首先由于自去年新米上市以来,大米价格持续下跌,并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低。无论是从成本收益角度,还是从农民自身利益而言,都有上涨的需求。
同时,国际大米价格飙升的“舆论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国内市场主要是自给自足型,国际大米的暴涨以及持续性的强势,这种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应该说只是起到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
预测:新米上市将稳定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从近3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每年进入6月,随着上年新粮上市并经过7、8个月的消耗,市场供大于求得以缓解,大米价格都有一个每斤2分钱左右的上涨。每年5月开始至8月底这几个月都是一个消费的传统淡季。而且,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大米不宜长期储存,尤其是水分偏高的大米。商家出货意愿增加的同时而终端需求减缓,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供求趋缓的情况下仅是一个很小幅度上调的主要原因了。而且9月下旬新米就要上市,新米要比陈米的品质好,对陈米的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也给大米市场行情平稳运行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大摩:国际市场对中国影响有限
今年一季度以来,国际粮价上涨16.5%,这场“无声的海啸”已蔓延至全世界,继我国香港地区、东南亚等地纷纷出现抢米潮之后,最新的消息显示,连以面包、汉堡为主食的美国人,也开始流行起抢购大米。
美国人也遭受米价困扰
记者发现,在美国,很多人正在遭受油价和米价的困扰。在上海工作的美国人LaurenHansen对记者说:“我从朋友那里听说,一些大卖场如好事多超市,现在已经开始限制顾客购买大米的数额。”在波士顿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徐蓉蓉也说:“最近逛超市,发现有些品牌的大米价格已经涨了10%。”另一位美国人RaymondRho则对记者表示:“考虑到我们的饮食习惯,比起大米问题,我们抱怨更多的是汽油价格。”
来自加拿大的MatthewWall先生表示:“最近食品成本上升,我的一些朋友不再上饭馆,也很少参加更多的娱乐活动,你知道,相比消费品价格上涨,我们的工资水平并不高。”
猛涨下去将抬高中国CPI
对中国而言,粮价高涨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隐患。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投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平均粮食价格在现有基础上再上升30%,而其他条件不变,将使中国的CPI上涨到9.5%,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食品价格上涨是导致CPI高企的主因之一。今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提醒说,应注意居高不下的国际粮价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该报告参照了2001年至2008年中国CPI的变化情况,并对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农作物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几种农作物的国内价格明显低于国际价格,但大豆价格的国际国内变动趋势惊人地一致,说明中国作为主要的大豆进口国,大豆的国内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为显著。
中国粮价短期受影响有限
该报告预测,国际粮价飙升,至少在最近12个月内对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除大豆外,中国其他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有限。其次,从CPI上涨的因素上看,肉类和家禽价格上涨的贡献率为5.2%,而粮食价格上涨仅占0.18%。另外,从政策层面看,除大豆外,粮食国际贸易都由国家严密控制,面对最近国际市场上粮价高涨的趋势,中国已预先实施了一定的防范措施,限制粮食出口。(沈迪 马骏骎)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