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敏锐,冷静沉着。这是王海东给人的第一印象,好似电影中的杀手,总在不经意间给人以致命一击,而这也正是打假人所具备的素质,没有把握绝对不出手。“有人这样说我:‘你是刁民中的刁民。’我也承认。”刚见到王海东时,他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因为我们总能找到相关法规来揭示某些产品的违规之处,广告,包装,重量,哪怕几个字的问题都会变成我们索赔的焦点。”
打假心得:熟悉相关行业法规
王海东的“寻假”并不是从某一个品牌入手,而是针对整个商品类别。因为他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是一家两家,而是整个行业形成的陋习。只要经手过一个产品,王海东就会搞清相关的行业法规,于是要给同行业其他商家纠错也成了“顺手拈来”的事。
王海东说,“比如说化妆品,每个化妆品都要有批文,文号和商品是不是对得起来,卫生许可证是不是可查,还有条形码。现在有网络有电话,其实查起来都很方便,只不过普通消费者不知道而已。”
王海东说,他通常都是先上网查,如果这个品牌的化妆品只有15个批文,那柜台上出现多于15个的品种就是没有批文的。
到商店后,王海东先用手机拍下商品的外包装标签,再打电话到审批部门,声称自己在使用中感到不适,要求查一下这种商品的文号。“一切都是公开的。”除了这些,商品的条形码也可以上网核对。“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出漏洞来。”
2006年,王海东被上海食药监局聘为十名市场监督员之一。
打假经验:超市商品“猫腻”多
在王海东眼里,市场“猫腻”可谓无处不在。最常见的如大超市冷冻鸡鸭、水产品含冰含水过多造成的短斤缺两。“要到有关部门去鉴定的话,得买7包以上。”王海东说,所以普通消费者很少有人专门去举报的。
再如,他目前正在和超市打官司,产地标识和商品包装上的标识不符。“明明是扬州生产的,却标是香港生产的。”王海东说,过年时一样买年货,他就比别人多个心眼。
在他看来,超市是明知有假,故意放任。而普通消费者要维权,除了行业知识、法律常识的匮乏,通常还会面临各种复杂程序。“要鉴定,都要时间和经费。”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维权成本,抬高了门槛。于是,就给了职业打假人所谓的“就业空间”。
打假身份:目前仍有法律争议
王海的跟风者其实并不止王海东一个,还有几年前也活跃在上海的阎家明、胡长威等,但记者昨天致电他们时,他们都表示已退出上海。他们目前都在北京,从事的仍是同样的工作。
胡长威说,他刚刚提交了一份诉状,但是他不肯透露状告企业的名称,对于采访也多显躲闪。阎家明则表示,两年前上海杨浦法院因他18次以消费者名义打官司,而认定其“以诉讼为方法、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消费行为不受消法保护”,所以他放弃了在上海继续从事职业打假。
王海东的名片上有一个网址,上面链接了20多名职业打假人的网站,但是都不在上海。王海东说和他们都是朋友,倒是上海的其他同行,王海东说从不联系,也不清楚还有没有。
记者从杨浦法院了解到,职业打假人到底算不算消费者,目前法律上仍有争议。有法律专家认为,职业打假人虽然“知假买假”,但仍不失为一种监督市场的第三方力量,无论目的如何,应该予以保护。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