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央行小额支付系统的个人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在沪上推出已经整整十日,但记者连日调查发现,由于银行的收费门槛高,普通市民并不情愿选用这条资金搬运的新“捷径”。与此同时,大小银行间高达10倍的收费差额,也令外界纷纷质疑,银行的手续费定价依据究竟何在。从近日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的表态看,通存通兑“收费定价”过高的问题,短期内仍无法解决。
银行同业公会
收费标准由银行自定
11月19日起,央行在全国范围开通个人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时至今日,这一便民举措实际上并未在上海普及开来。据记者调查,多数银行在通存通兑业务开通的10天里,受理笔数并不多,部分网点至今还保持着零交易记录。采访中,有市民抱怨,在去银行了解后发现通存通兑的收费太高,并不划算。
根据各银行公布的收费标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收费标准为每笔交易金额的1%(其中,中行最低收费1元,最高100元;其他三大行最低收费10元,最高200元)。而中信、浦发等部分中小银行收费标准为每笔交易金额的0.1%(最高收费50元)。可以看出,大小银行之间不仅存在10倍的收费差异,而且,相比其他同样能够达到资金跨行搬运目的的交易方式,通存通兑的手续费标准是最高的。因此外界反映,在通存通兑“服务收费定价”上,银行收费过高,涉嫌合谋垄断。
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人近日表态,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是商业银行向国人提供的增值服务业务,各行收费及其差异是市场行为。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相关人士也表示,银行收费属商业行为,央行无权进行统一规定。据了解,央行此前曾就收费问题下发通知,规定“代理行向客户收取手续费的标准按照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合理规定”。只是究竟定价多少属“合理”,央行并未详解。
据央行内部人士透露,央行曾经有过统一收费标准的想法,但是大银行坚决反对,此事不好协调。而上海银行同业公会负责人昨天表示,银行公会无权过问通存通兑收费一事,收费标准应由银行自己决定。
国有大型银行
用高收费维护网点优势
像此前的跨行取款、账户管理费等收费一样,此次,国有大行又一次在定价上全面超过中小银行,如此大的落差原因何在?银行业人士认为,定价差异的背后,是国内银行间网点实力不均衡现状的体现。
上海某国有银行管理人士表示,四大行网点多,布局广,因此大银行的客户一般不存在存兑难题。实行跨行通存通兑后,获益最大的应该是中小银行及其客户。众所周知,中小银行网点资源不足,网点布局存在很多空白。跨行通存通兑后,这些银行势必会借助四大银行的网络资源,抢占客户。
不得不承认,我国目前银行服务还主要依靠营业网点实现,跨行通存通兑可能造成各行之间由于网点不均衡而出现利益不兼容,竞争不公平现象,网点多、服务好的银行吃亏,网点少的银行占便宜。
有关专家建议,在跨行通存通兑业务上,银行应该通过商业谈判的方式,设立网点资源使用费,在银行间结算,中小银行用户占用大银行的柜面资源,通过中小银行代缴费的方式解决。至于中小银行是否会将这笔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则由这些银行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来定。(记者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