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美国《侨报》7月15日发表中国时评文章《中国究竟有无热钱?》说,宏观经济一旦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甚至是人们投资、生活的重要依据时,其对信息透明的渴求将逐渐增大。由此看来,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搞清中国国内热钱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其流向如何,再据此测算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到底多大。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央行14日公布数据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激增2806亿美元,余额达到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这又是一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传奇的数字。
外储的增长再次引起外界对热钱涌入中国的猜测——测算热钱的其中一种简单方法是用外储的增加值减去贸易顺差和境外直接投资。而据海关总署和商务部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则为523.88亿美元。
有关热钱的话题近来的确有些玄妙:先是中国社科院专家张明发布报告指,在一定经济学模型假设下,热钱流入中国已达惊人的1.75万亿美元,刷新了此前有人预测中国8000亿美元热钱的说法;而后,摩根士丹利又将这一数字调整为3109亿美元。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则是同一机构还有不同的说法。北京《中国经济周刊》援引国家外汇局相关机构负责人的话称“中国国内不存在热钱,只有一些异常资金”;而后,该机构又立即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澄清前述报道观点并不代表外汇局。
仅从这两项对比就可以看出,各方对热钱规模的测算和态度偏差极大。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资金,主要是为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
按照这样理解,热钱问题并非可有可无的猜谜游戏:各方专家已不止一次地表示,热钱最大危害不在于流入,而产生于其突然大规模的撤离。无论是上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不久前发生在越南的金融动荡,都已敲响警钟。
事实上,热钱问题在中国社会引起的争议和关注,恰恰显示国人同胞对经济信息的渴求。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模糊,中国股市更是表现反常。
宏观经济一旦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甚至是人们投资、生活的重要依据时,其对信息透明的渴求将逐渐增大。由此看来,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搞清中国国内热钱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其流向如何,再据此测算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到底多大。
经济专家的假设可以不必当真,官方机构说法反复又是为何? (钟海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