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香港商报》6月10日发表时评文章说,既然通胀已是世界经济的共同威胁,在经济全球化之下,中国对抗通胀离不开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特别是经济大国的合作。中美新一轮经济对话即将登场,美国是时候拿出承担了。
文章摘录如下: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是今年中国内地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但从过去五个多月经济运行情况看,尤其是受年初雪灾和“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的打击,加上国际油价、商品价格轮番上涨,令经济形势更加复杂,要实现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显然越来越不乐观。
为抑止通胀加剧,内地财经当局动作频频,出尽法宝,甚至多年备而不用的价格管制等行政手段,都暂时祭用出来。尽管备受争议,认为价格被人为扭曲,长远有害,但此举毕竟有利稳定物价,有利稳定经济、社会秩序。试想想,如果油、电、煤、食用油等价格,全部放开,任其浮动,整体通胀率会飙升到什么水平?至少不会低于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双位数吧。果如是,迎面而来的严重后果不难想象:经济停滞,金融危机,民生困顿,社会动荡……
在对抗通胀的“工具箱”中,内地常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端午节前,央行7日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5次上调,而且幅度是过去惯常0.5个百分点的一倍。在最新CPI数字公布之前,央行提前出重手,反映出通胀的压力仍然非常严峻。
观察内地在与通胀恶魔周旋、对抗的过程中,注重“十八般武艺”并用,多种政策工具齐举,一方面坚持小心审慎,避免操之过急过猛,从而扼杀了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亦力求果断有力,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免通胀之火大面积燃烧起来,陷入一发不可收拾。应该说,这些抗通胀政策正在逐渐显现成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全面上涨之势。但是,为什么物价水平仍然高居不下呢?这背后的秘密应是全球经济大环境在作怪,部分消解和对冲了宏调效果。
今年世界经济正处多事之秋。美国次按危机尚未结束,其恶果仍在发酵,远未到雨过天晴的时候。尤有甚者,正如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所说,美国“经济自我主义、侵略性的”经济政策,加上世界主要金融公司不顾后果的做法,令全球经济陷入麻烦,步履维艰。美联储连续大幅减息,美元持续走弱,加之国际炒家借此不断推高油价、金价和商品价格,对拥有庞大美元储备的中国而言,这无异于被动转嫁损失,输入通胀,而且在利率背驰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热钱流入,风险增加,而利率工具亦不可轻言启用,等于捆住了对抗通胀的一只手。当然抑制通胀的政策成效也随之大打折扣。
既然通胀已是世界经济的共同威胁,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对抗通胀离不开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特别是经济大国的合作。中美新一轮经济对话即将登场,美国是时候拿出承担了。 (罗兴辉)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