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幸福小区对面,正动工修建20万平方米的过渡安置房。 中新社发 贲道春 摄
|
5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幸福小区对面,正动工修建20万平方米的过渡安置房。 中新社发 贲道春 摄
|
中新网6月3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巨大,人们在悲痛之余,灾后重建已成为一个现实的工作。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来自多个机构的重建方案都在研拟酝酿中,可以预见,灾后重建将是举世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文章指出,灾后重建应成为使中国经济走上新发展路径的契机,使西部大开发找到突破口的契机,使城乡建设探索出新运行模式的契机。
文章中写到,中国经济在年初遇雪灾肆虐,导致大量资产损失并伴随企业业绩下滑;而伴随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联储连续大幅度降息放松银根,令通胀本已高企的中国被动输入了大量国际通胀压力,最近三个月来公布的CPI资料均同比增长高达8%以上。眼看“双防”政策已经在国内外经济局势的影响下举步维艰之时,却偏偏又爆发了“汶川大地震”,顿时如火上浇油。
文章称,地震侵袭、通胀难降、热钱涌进、油价飙升、出口环境恶化,再加上雪灾和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就遭遇了至少七道难题,堪称“最困难的一年”。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专家指出,值此后地震时期,中国应以这次灾区重建为契机,立足于四川腹地为舞台;使中国西部经济走上一个新台阶。这样的经济发展构成的生态经济链,也为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提供了新的平衡。这既是中国经济导向的原则,也是地震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这是一个多方长期的战略共赢,也是中国社会真正和谐的基础。
文章还援引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的话认为,汶川地震之后的灾后重建将会拉动国内经济增长。2005年美国遭受卡特琳娜飓风的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困境,当大家都在担心美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时候,美国会通过的四百多亿美元的灾后重建费用,不仅帮助灾区重建了家园,更像“强心剂”一样帮助美国经济及时从低谷中走出。
左小蕾还称,对比美国经验,今年中国经济或许是最困难的一年,在国内面临双防压力的同时,连遭雪灾、地震自然灾害的侵袭,经济损失巨大。中央能否利用此次灾后重建作为今年经济脱困、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值得期待。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