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3日再次走进绵竹市汉旺镇,了解救灾进展情况,关心灾区民众生活、关注灾后重建。图为温家宝总理在东方汽轮机受灾厂区发表讲话。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3日再次走进绵竹市汉旺镇,了解救灾进展情况,关心灾区民众生活、关注灾后重建。图为温家宝总理在东方汽轮机受灾厂区发表讲话。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
中新网5月28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28日发表评论文章《经济可承受重建负担》说,中国财政可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状况最佳者,因此每年为救灾承担额外的千亿开支亦不会感到吃力,绝不会因财政增支而造成对经济不利的挤出效应,反可因财政投入带动其它社会资金(包括企业、慈善)投入而加快重建步伐。
文章摘录如下:
四川大地震启动了全国的大救灾行动,有组织有计划的进程,反映中国的良好紧急动员及应付突发事件能力。由于灾情重大,且救灾将是一场持久战,恰当的政策配合十分必要,尤其是宏观调控必要有正确取向。
救灾工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事发后即时的紧急应变,包括救死扶伤及供应灾区基本饮食需要。(二)灾情善后,包括初步安置居民及清理灾场、防疫和消解其它次生灾害。(三)灾区重建,包括全面恢复生产、居民生活及社区功能,令经济及民生回复正常活动。这些工作量极大而紧迫,可谓任务艰巨。救灾规模之大从下述可见:财产、经济损失将以千亿元计,人民伤亡几十万,流离失所的更以百万甚至千万计。如按计划初步便要在三个月内提供临时活动住房一百万套。这样的重担,难怪温总说要倾全国之力来进行,并要准备作较长期的投入。
目前救灾的重点正由第一转向第二阶段,但中央又已开始为第三阶段筹划。日前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有关事项,包括三个要点:(一)由中央财政安排250亿元,资助当前急须的善后工作,如提供食住及饮水等。(二)中央财政今年安排700亿重建基金,明后两年将继续拨款,并要求各方及早策划和开展重建工作。(三)在全国开展支持灾区的全民节约活动。在这方面党政机关及国有单位要率先实行,如减少会议、差旅和用车等。为作示范中央机关今年经费开支预算将一律减5%。显然,上述部署体现了救灾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和由财政支持的原则。这还反映了是次救灾打从开始,中央便积极主动,其行动具备了反应快、力度强和有计划有远见等特点。
当然,救灾计划还须考虑对经济的影响和以政策作为配合的需要。
首先要考虑财政承受力。由于中国财政状况健康,故这方面毫无问题。中国财政可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状况最佳者,因此每年为救灾承担额外的千亿开支亦不会感到吃力:(一)以每年财政收入逾五万亿计,千亿相比下不足2%。(二)近年因经济表现良好财政超收甚多,如去年便超收逾7000亿,扣除超支后仍有净超收4000亿,因此增支不会扩大财赤。国家机关减支也非为财力不足,而更多是为了表示与灾区共甘苦。(三)即使财政要以发债来支付救灾开支亦大有空间:中国公债水平低,而社会上资金充裕:如今年四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便冻结约7000亿本币资金,而头四个月外汇储蓄便增加了2200多亿美元,民间资金亦甚丰裕。因此,绝不会因财政增支而造成对经济不利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反可因财政投入带动其它社会资金(包括企业、慈善)投入而加快重建步伐。
第二是在财力外还要考虑物力。要有足够的物资供应重建所需。在这方面同样没有根本性问题:一是中国本身生产力庞大,基本的消费及建设用品还有“产能过剩”情况。二是外储丰厚,大可由入口补充不足。三是许多基本产品(如煤、钢、衣服及食品等)中国还是净出口国,稍减出口便可满足救灾及重建的额外需求。
最后也最根本者是,要考虑政策如何配合。对此必须先深入了解灾情的宏观经济意义,而今年来发生的雪灾和震灾对经济影响迥然不同。天灾对经济打击可从流量(即当时的生产及消费等活动),和存量(即个人或公共等社会财产)两个角度来看。雪灾令华南广大地区的电网及交通网瘫痪,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生活,和消费、投资、外贸等各领域,但对设施及房屋的永久破坏较小,主要受损者是输电系统和被压毁的农舍。震灾令重灾区的经济活动停顿,但对全国的影响很小,因灾区远不如雪灾的广泛,但财产的破毁却十分严重,有的乡村以至城镇可以说是报销了,未破的房屋也多成了危楼不能住人。总括来看,相比下雪灾的打击是流量重而存量轻,震灾的是流量轻而存量重;震灾对即期GDP的影响比雪灾少,但财产、设施的破毁则大得多。
其次,雪灾与震灾对经济产生影响的途径亦不同。如上述雪灾的最大影响在流量,并经由暂时的电力、交通服务供给大减引起,其根本性质是一个供给震荡(supply shock),但影响只属短暂(只一、两个月),电网络网等很快便修复。震灾导致的巨大财产存量消失,则必须由重建补回,由此将做成巨大的突发性投资需求,其性质是一个需求震荡(demand shock),影响则是较长期的,估计全面完成重建要五年或更长时间。
情况迅速复常令雪灾未引致重大的政策调整,而震灾对即期经济影响更少,也不必调整政策。但如何应付长期而高达几千亿的重建需求却要另行研究。问题之一是这会否做成总需求过大及经济过热?看来是不会的:即使重建需求是5000亿,也不过是GDP的约2%,分开五年投入影响更少,且如前述中国从财政、资金以至物资方面都承受得了。因此重建既不会由需求过大拉高通胀,又可稍微提高内需,补偿因欧美经济不景做成的外需疲软。由此可见,所谓因增加需求而要加强宏调收紧的观点不单错误,还可能影响重建进度。但监于部分产品如建材的需求突增,又须及早加大投资扩大产能。炼铝、水泥及钢材等行业因防“产能过剩”而设置的限制投资措施,更应即时解除。
总之,对各项经济政策,都要考虑新的救灾因素,并按其需要进行检视并作出修正,使能有助而非有碍重建。 (赵令彬)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