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3日电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2日在华府正式拉开帷幕。美国《侨报》刊载社论文章称,与首轮北京对话一样,中美双方均派出了阵容“豪华”的代表团。这个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于去年4月形成共识的双方政府间的高层对话,从去年12月举行首轮后,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就展开第二轮,不仅表明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深;也显示“中美关系已超越了需要首脑会晤才能实现稳定的阶段”。
文章指出,虽然战略对话的初衷是基于对两国共同关心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宏观经济问题的探讨,而不是谈判,不在于解决具体经济问题。但事实上。从上次对话后迄今为止,双方围绕经济、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话题进行了超过100场次的各种形式磋商。磋商的密度之大、力度之深,是中美原有经济对话机制从未达到过的。
而且从中国经济与贸易这半年多的变化趋势上看,不少分歧严重的问题正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然而,中美间存在的经济贸易问题,许多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问题,指望通过一两次对话就彻底解决,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双方都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行进。其实,这一点美方也很清楚。正如今年3月第三次以财长身份访华的鲍尔森在接受大陆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探讨的都是长期话题,不能指望在三个月、六个月或是一年解决,但关键在于,每天都要有进步。”
而且,要解决中美间的问题,中方需要调整,美方也同样需要调整。如平衡贸易,不仅中国需要加大进口,美国也需要提高其储蓄率,放宽其技术输出限制。正如中国副总理吴仪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刊发署名文章便指出:“两国都需进行必要的经济调整,采纳合理可靠的经贸政策,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文章指出,中美战略经济对的机制,就是在新的形势下,中美间缓解冲突,解决问题的必要机制。如果说以前中美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经济是缓和中美关系的工具的话,那么,今天当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冲突日益尖锐时,双方就有必要及时防止一些经济摩擦的政治化倾向。
而通过对话,增信释疑,缩小分歧,化解矛盾,促进合作,并不断调整自己,这可能是一条最能“求同存异”、“殊途同归”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对是次中美战略对话给予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