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4日电 今日出版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刊载评论文章称,中国官方每公布最新的贸易顺差数据,都例必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也肯定遭到西方国家的非议,尤其是贸易赤字有增无减的美国。
文章指出,持平而论,我们看不到中国在外经贸方面的发展是对世界的危害,反而觉得中国对全球贸易贡献不小。同样的,我们也看不到美国一贯以来的指控有任何依据,反而觉得这个以自由贸易维护者自居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一谈到中国贸易顺差便别过一张脸,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徒。而这种违反自由贸易原则、有碍全球贸易通畅运行的行为,基本上是不值得支持的。
文章称,事实上,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的中国,不只已经是全球许多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也为全球提供了庞大的出口市场,受惠最多的便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国等贸易伙伴。对于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从1990年代开始便维持贸易逆差,正因为中国巨大购买力在需求面提供了稳定的力量,才使得本区域各经济体能够迅速摆脱金融风暴的阴影走向复苏。
其次,中国低廉的出口商品,对于压抑全球通货膨胀,可说贡献良多。这些低廉商品,当然也同样让美国消费者受惠。然而,基于这些商品多为薄利多销性质,所以高顺差并不等于高利润。这也是中国官方所要澄清的事实。
再者,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来自加工出口,而整体的出口额约有六成是来自在华的外商企业。换言之,贸易顺差有大半是由外商所实现。截至去年9月,外国投资者便从中国汇出约580亿美元的利润。
正如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前天所指出,中美两国在贸易利益上的关系是平衡的。因为如果有任何一方是站在吃亏的一边,这种贸易关系不可能持续。他所要点出的真相是:“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文章认为,薄熙来的谈话主要在于表明,美国不断从贸易顺差上作文章,指中国通过“超低”的人民币取得出口竞争优势,从而创造可观的盈余,基本上与事实不符。中国官方这回高姿态的澄清外间的指责,一方面说明中国已不想继续“哑口吃黄连”,转而据理力争,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强调,中国已不需要追求巨额的贸易顺差。
与此同时,薄熙来也针对西方国家所提出“中国殖民非洲”的论调,作出了有力的反驳。这个基于中国最近同非洲发展良好经贸和外交关系而引起的非议,基本上是将中国对非洲的石油需求视为是对非洲资源的掠取。薄熙来的反驳是,非洲出口的石油中,中国只占8.7%,还远远比不上欧洲的36%和美国的33%。如果中国进口8.7%都有掠夺资源之嫌,那欧洲的36%和美国的33%该怎么看?
其实,中国同非洲的关系,并不只是资源的交易,而是涉及文化和教育的层面。薄熙来举例,中国在非洲共建设了19所学校、36所医院、100多个医疗点和派出39个医疗队,并建造了多个体育场,席位总数达76万个。这些,都显见中国绝不是抱着殖民主义者的心态同非洲交往,同西方过去的殖民主义者更不可同日而语。
文章最后强调,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这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之一,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平均13%的贡献。它在全球贸易的重要性也肯定会与日俱增,世人既受惠于中国的经济贡献,确实有必要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