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6日电 今日出版的香港《大公报》刊载评论文章称,中国25日公布的去年数据,显示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结构性问题也进一步改善。预计这种格局在今年仍可保持,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也不会令中国偏离高速发展轨道。但政府必须适时调整政策思维,积极引导发展。
文章指出,去年中国GDP实际增长百分之十点七,比前年稍高,成为自九五年以来的最高值。期间物价仍能维持稳定,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只上升百分之一点五,比前年的还稍低,甚至近来的涨价重灾区原料、燃料类产品,其购进价格涨幅亦比前年回落;稍为值得注意的只是粮价升幅较高,达到百分之二点七,但仍未超出可承受范围。
另一方面,不少指针均显示经济结构优化的趋势持续,包括:(一)三大产业部门间增长更为平衡,农业及服务业增幅理想,粮棉等作物均获丰收。(二)工业生产利润高增,主要企业利润大升逾三成。(三)内需结构更为均衡。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减缓的同时,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则有所加快,有助降低投资对消费的比例。(四)就业情况改善,人民收入多增。如城镇就业额增加逾一千万,超过了目标的九百万,失业率亦下降零点一个百分点至百分之四点一。同时,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增幅可观,且都比前年的增幅为高。由此可分享到更多的高速发展红利。
文章写到,展望今年,国内的支持发展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多年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努力,正逐步取得成效,从而增强了经济动力。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不变,中国对外政经交往日广,又为经济进步带来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即使世界经济有所波动,如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对中国的影响亦可以被吸收、适应而不会造成震荡。若国际局势出现突然巨变,如中东发生重大事故,或发生严重的天灾、人祸(包括恐怖袭击等),中国固会受到一定影响,却亦有机遇:安全岛效应将可进一步发挥,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文章认为,总之,要维持经济强势中国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去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收紧措施,以防经济过热和个别部门(特别是房地产)失控,总体来说已取得良好效果,工业、投资及信贷增幅均稍有回软,能源及原料等瓶颈基本纾缓,到目前情况已可说是十分理想。在这良好形势下,中央可稍为放宽收紧力度,把政策重点转向推动经济质素提升及结构调整等方面去。同时更要客观地理解“又好又快”的辩证关系,经济增长固然不是越快越好,但也非放慢就是好。必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故应争取今年增长不低于一成。以中国目前情况完全有条件达致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