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平安昨天发布业绩预增100%的“讨好”公告,券商普遍认为平安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但是由于受再融资不确定性的影响,“平安股价近期无反弹可能”,并且由于机构和股民的普遍担忧,平安即使通过增发,也可能面临破发的尴尬。
业绩预增100%以上
在融资计划遭到市场质疑的关键时刻,平安发出了“讨好投资者”的业绩预增公告。中国平安昨天表示,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银行及资产管理三大业务稳步发展,预计2007年度全年净利润比上年度增长100%以上,增长主要源于投资收益的提升、保险业务持续增长以及银行、证券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利润贡献的大幅增加。
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昨天有意避重就轻:“公司基本面十分稳健,财务谨慎,战略清晰,增长动力强劲。”其潜台词就是让投资者对平安保持信心。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平安将牢牢把握市场机会,全力加速自身及外部发展,加速实现公司战略。
“一切讨好投资者的公告也是为再融资提供便捷。”招商证券分析师李阳表示,市场仍对平安增发存在质疑,所以业绩预增的利好对其股价影响并不大。
昨天,中国平安股价跌0.07%,报收72.48元。事实上,受大势和融资计划影响,平安股价3个月遭遇了“腰斩”,去年10月24日,中国平安创出了上市以来最高价149.28元,对此,中金公司分析师周光认为,自上周公布融资公告以来,中国平安股价下跌已经超过25%,但由于3月3日大量“小非”解禁和3月5日股东大会讨论批准再融资的问题还没有到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没有消除,因此,他不认为平安的股价在近期能有很好的反弹。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也认为,由于解禁和再融资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短期缺乏做多意愿,估计股价仍将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
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超过412亿元,相当于募资1600亿元,并将成为A股市场最大笔再融资项目,超过中国石油(662亿)和中国神华(659亿)A股上市融资总和。平安的巨额融资计划被指为带动大盘下跌的重要原因。公告发布当天,大盘暴跌266点,众多投资者认为,平安此举颇有“抢钱”之嫌。
平安没有放弃融资计划
“平安当初这个增发的想法是怎么出来的?没有想到这么大的圈钱计划会引起争议吗?”记者在全国保险会议席间遇到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并向他发问,但是对于记者的提问,马明哲只是摇头,并称“不会对这件事情发表任何说法”,他只是说“平安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
伴随着市场质疑声不断,市场也传出了平安准备放弃融资计划以及管理层有可能不批平安的融资方案的传言。对“管理层对于平安此次巨额增发方案不予放行”说法,马明哲仍然不予置评。但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公司并没有放弃融资计划。
分析师李阳表示,平安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此番推出这个融资计划背后一定是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因为这种大公司的融资计划只要是提出来,肯定是之前请示了相关部门。
其实,市场此番争议与质疑主要源于中国平安的增资计划中并没有披露它的融资用处,此前,曾有传言说平安此番融资是为了斥资1000亿入股英国最大的保险商保诚集团以及斥资600亿元收购汇丰控股5%股权。对此平安也未予证实。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认为,平安在国内收购银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也是平安实施“综合金融战略”最需要扩张的方向。在国外,参股投资可能性比较大,而控股某大型金融机构的可能性较低。
即使增发也可能破发
中国平安个人投资者、著名“反腐作家”周梅森昨天发出公开信,质疑平安“砸了中国股市的脚,砸了中国人的投资信仰”。周梅森呼吁市场坚定地“对其还以颜色,在股东大会表决时否决它”。据悉,该融资计划须在3月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等监管部门的最后批准后方能实施。
银河证券张曦表示,“方案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张曦告诉记者,本次A股增发和发行可分离债两项再融资方案需要全体股东2/3以上、A股股东2/3以上和H股股东2/3以上三项表决全部通过才能实施。由于本次募资主要在A股市场进行且金额较大,来自A股8.05亿流通股东压力较大,但该部分股权只占A股全部股份16.8%,不足法定投票权的1/3,所以难以否决该项议案。同时H股股东是本次增发的获益者,因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也很大。
一旦平安增发方案获得通过,那么增发价格则需要中国平安进行路演。李阳说,如果平安融资涉及海外保险、金融机构的收购,那么国内机构普遍看好,会积极参与增发,如果仅仅用于国内市场的发展,机构不会看好。有机构负责人私下里对记者表示,即便平安增发议案获得通过,他们也不会参与购买。
随着大盘的大幅下挫,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的发行价出现破发的情况屡有发生。金融街1月11日增发A股3亿股,发行价格27.61元,自1月16日复牌以来,短短4个交易日,该股票的增发价就被跌破。统计显示,今年以来,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公开增发。以昨日收盘价计算,除金融街外,腾达建设、云铝股份和双良股份等多只股票纷纷破发。
李阳认为,因为现在市场资金面压力很大,限售股解禁的预期对投资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此时增发,确实面临较大的难度。 (记者 王雪瑾)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