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平安召开董事会会议通过了规模庞大的再融资计划,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发行不超过412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日前,中国平安召开董事会会议通过了规模庞大的再融资计划,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发行不超过412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回归A股尚不足一年,中国平安再次向市场抛出了千亿规模的再融资计划,将其大举扩张、投资收购的“野心”袒露无遗。
然而,中国平安A股的再融资计划甫一公布,市场即以“恐慌”回应。昨日,中国平安复牌后跌停,报收于88.39元/股,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两大保险股同时出现一路下跌走势,连续创出新低。
刷新A股市场融资纪录
根据昨日中国平安披露,拟公开增发12亿股A股,并发行412亿元分离可转换债。如果不出意外,平安再融资额将达到1612 亿元,再次刷新国内A 股市场的融资纪录。此次平安A股再融资采用公开增发股票和分离交易可转债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并考虑给老股东优先认购权的模式,在国内融资市场上并不多见。
安信证券保险业研究员杨建海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中国平安此次加上了一部分债券融资,而为了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以及未来的再次融资,采用了可转债的形式。同时,可转债模式也是为了给市场以信心,因为如果股价未来表现不好的话,公司就没有办法利用认股证进行再次融资。
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配售股份总数不能超过此前股本总额的15%;可转债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额的40%。”
平安相关人士昨日给本报的答复也表明,“这个规模是按照债券融资的最大比例进行的一次融资。”
如果方案最终获得通过,中国平安的净资产将超过中国人寿,成为国内资本实力最强的保险集团,同时其资本金规模也将进入国际保险业前10强。事实上,平安再融资规模堪比此前创下全球最大IPO的工商银行“A+H”融资额,工行在超额配售权行使前两地集资额为191亿美元。
对如此“巨量”的融资计划,平安的解释却有点“模糊不清”:“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资金投向成关注焦点
平安巨额融资的投向也成了昨日市场上讨论的主要焦点。平安在去年A股上市筹资382亿元已经使偿付能力达到了400%以上,远远超过了保险监管部门规定的100%警戒线。平安本身在公告及新闻稿措辞上的倾向性也让外界认为将有一场大收购到来,而并非仅仅为了补充资本金那么简单。
在被问及这笔资金的具体投向时,平安相关人士昨日向本报表示,“将以开放的心态把握境内外市场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有针对性地部署资本,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据市场人士推测,平安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海内外投资、二元战略和银行扩张三个方面。
近期市场上关于平安收购的传闻很多,其中包括收购英国保诚、华夏银行等。据记者采访了解,平安集团近期正大肆“招兵买马”,不少银行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银行高层)或将转投平安门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以1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9亿元)成功收购富通集团后,中国平安高层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在海外收购上再下一城的“野心”。而对于中国平安来说,美国次贷危机给国际金融集团造成的重创,或许又是一次逢低买入的良机。
分析人士认为,平安再融资的投向有可能是控股一家有全球性网络的保险集团。“面对国内市场的高估值和国际市场的低估值这一历史性机会,平安有可能会利用这次机遇,加快其迈向国际一流金融集团的步伐;另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在国内进行银行收购,但目前可供收购的标的已经非常少,而且如果是优质银行资产老股东更愿意去上市而不是卖给平安。”因此,杨建海认为,平安收购境外机构的可能性最大。
比较一下平安的募集资金与国际巨头的市值会发现,“如果是全资控股,平安可以收购3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如果是相对控股,可以最多收购6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现在市值最高的海外寿险集团ING只有760亿美元,平安可以收购的标的范围很大。”杨建海认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论上讲,从高估值市场融资收购低估值市场股份是对股东有利的行为,因为融资成本低于投资回报。受次贷风波的影响,欧美市场估值下降趋势明显,比照亚洲市场已有明显的投资优势。但风险在于平安对被收购对象风险的掌控程度。(记者 黄蕾)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