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到过茅台镇的人来说,那座横跨在盐津河边公路上的红色“国酒门”,应该是对酒乡的第一印象。“门”两边各立一根华表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旁边的小山上,一座据称世界最大、有7层楼高、耗资30余万元建成的茅台酒瓶高高耸立。
不仅在盐津河边,在整个仁怀市,以“国酒”命名的宾馆、酒店也不在少数。对绝大部分收入需要依仗茅台酒厂的仁怀市来说,茅台无疑是他们的财政“顶梁柱”。
就整个贵州而言,国酒茅台的分量也都举足轻重。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镇“成义酒房”和“荣和烧房”酿出的两坛酒土里土气地摆上了展台,并随着土陶的酒瓶被摔碎而为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捧回了一个金奖。由此,茅台酒的荣誉接踵而来,特别是解放以后,更是以外交酒、政治酒、国宴酒而闻名内外,俨然成了贵州的代名词。
在茅台集团,尽管接待记者仍一如既往的热情,但不难看出,大家都透着近乎执著的平静和谨慎。
“我们不便发表任何看法。”5月21日,在茅台公司办公楼内,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茅台发展依靠集体智慧
2006年初,贵州省官方策动在未来5年打造10个百亿元重磅型企业,茅台正是这份名单中的当然成员。茅台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茅台酒产量上两万吨,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成为贵州最具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21日,茅台发布公告称,涉嫌受贿事件仅涉及个人,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产生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茅台董事长季克良向记者表示,茅台发展依靠的是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而对乔洪事件,他延续了“只是个人问题”的说法,强调茅台制订的既定目标不会轻易改变。
一位经销商在获悉乔洪出事后,慨叹“不可思议”,“遗憾和惋惜”,但他同时称,自己并不觉得利益受损,“毕竟茅台是一个知名品牌,在经销渠道上非常成熟稳定。”
大多数股民高举支持大旗
有证券研究人士认为,乔被调查是个人行为而非公司行为,不应影响茅台的产品、技术、生产及茅台酒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庞大产业基础,对股票的影响也只是暂时。此前,茅台在5月10日、11日两度遭遇临时停牌,其后便一直波动不定。
但也有评论称,按酒业经营规律,现在正是一年中白酒销售最关键季节,茅台临阵缺将,必然对中短期利益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说法不一,但支持茅台的股民依然高举大旗。“我一直没有动摇持股。正因为茅台一直没有涨,更加坚定持股信心。”一股民告诉记者。
来自某知名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截至22日下午4时,3961人在回答关于“乔洪遭调查对茅台品牌有无影响”时,59.7%的人表示影响不大;而在“乔洪遭调查对茅台股价有何影响”的问题上,56.25%的人选择了“相信股价可以恢复”。
新一轮茅台厂区规划启动
茅台曾是中国股市一只“百元股”,目前市值超过900亿元;而“茅台”品牌价值达387.64亿元,位居食品饮料行业之首。甚至有众多经济学界人士认为,茅台的品牌价值不低于500亿元。
即便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茅台业绩良好,作为一家成熟的大企业,谁来当公司总经理都没问题,但市场由此引发的联想绝不是人们预料的那么和气。乔洪“出事”的消息传出后,茅台股价便数起波澜。
“目前的国有上市企业还难以面对纯粹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公司治理问题,许多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利弊太多。”贵州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所长,经济学研究员胡晓登认为,上市企业在现实中的一大遭遇是市场问题被迫服从于上层建筑的安排,导致政企不分,市场主体不明。“借上市之机来推进企业的改革,对茅台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如果把所有弊病的革除都寄希望于上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胡晓登说。
而政府如何为企业服务,营造良好环境,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礼全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促进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运作,各方应探询更为适应市场规则的有效方式。他说,对茅台的发展,除茅台自身的努力外,当地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也必不可少。
白酒业第一品牌高管变动引发种种猜疑,不难理解。在茅台镇与季克良的短暂接触中,记者发现相比澄清传言,这位一手缔造了茅台今日辉煌的老人更愿意谈这些年来公司的发展历程:“外人认为傻瓜都可以经营茅台,但发展到现在,种种艰辛和对传统、品质的坚持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让记者感同身受的是,身居大山深处的百年茅台,超越的路着实不易。
茅台方面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安抚各地的经销商,以使他们对茅台的预期变得更好。
在狭小的茅台镇,记者看到忙碌的建设者正在耀眼的阳光下挥汗如雨,大兴土木,新一轮“上品位”的中国酒镇和茅台厂区规划业已全面启动。(记者王松、田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