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合肥的一些热衷于时尚的人士都爱到上海、南京购物,如今,省城的高档消费品市场也迅速崛起。以化妆品为例,目前国际一线前10位的品牌已有7家入驻合肥。高端消费悄然升级,“炫耀型消费”也随之兴起。有关专家指出,高端消费需理性。
市场潜力仍在释放
“眼下,我省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潜能仍未被释放,市场饱和度比较低。”瑞景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的瑞景国际购物广场是我省最高档的商场之一,从2004年底开业以来,每年的业绩以30%的速度在递增。
据介绍,省城另一家瑞景名品店开业于1998年,十年发展之后,由于面积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品牌进入,从2007年开始调整,又加上了两层的营业面积,今年还将继续调整,扩容一倍。“我们的商场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对商品品牌、类别进行调整。不断淘汰一些业绩低迷者,引进更有吸引力的品牌。 ”瑞景国际购物广场的有关人士说。此外,各品牌的柜台本身也处在不断翻新的状态。为了跟上时尚潮流,每个品牌的专柜用了两三年,商家自己就会对专柜进行改造,以全新的形象出现。
高档商场的迅速扩容、不断出新,身后广阔的幕布是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画卷,繁荣的市场培育出一批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时尚人士。
高档消费品,也有人称之为 “奢侈品”,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过去,不少顾客认为一线城市的高档消费品种类齐全,在那里购买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在一线城市,一些高端消费品的市场占用率已经达到了较为饱和的状态,反观二线城市的空间更大。就同一个专柜的新品分配而言,合肥往往也能争取到独家的款式,并不输北京、上海等地。比如某一品牌上市5款新品,很可能在上海投放3款,在合肥投放2款,这样两地的新品都将是独有的。
高端消费品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有着品牌忠诚度的核心顾客。奢侈品卖场对这一顾客群的培育是全方位的,如时常邀请他们参加时尚新品发布会、品牌鉴赏会以及高尔夫球运动等。据了解,我省高档消费品卖场的核心顾客数量一直在增长,但具体增长的数据,有关商家拒绝透露。
顾客呈年轻化态势
“奢侈品?当然会买!只要买得起。 ”采访时,记者遇到的年轻人几乎都如此回答。比起父母辈的谨慎,他们对高档消费品有着更多的兴趣和购买倾向。
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的叶佳是买得起奢侈品的年轻人之一,做生意的父母给了她一个优越的家境。叶佳最常去购物的地方是香港,那里“可以打折,特别是一些好的化妆品。 ”即便如此,她仍然表示,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她绝不会购买,因为那意味着浪费。采访中,一些年轻人虽然直言自己会经常购买奢侈品,但是却拒绝透露姓名和父母职业,显得异常谨慎。这折射了一些年轻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热衷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似乎又不太好意思将这种“追求”明朗化。
比起能够买得起奢侈品的 “少数派”,绝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在看看时尚杂志上的图片或电视里大牌新品的发布会。不少接受采访的学生表示,现在虽然买不起奢侈品,但以后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多半会买,“奢侈品牌背后都有着自己的定位和文化,购买这些产品可以享受优良的品质。 ”
有专家分析,奢侈品的消费者中既有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人群,也有将购物视为“善待自己”的一种形式的工薪阶层,据省城一家以经营女性奢侈品为主的商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商场购物的绝大部分女性年龄约在30岁左右。一位供职于省城某外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会在节庆日购买高档化妆品、名表等来犒劳自己,“虽然不可能将奢侈品作为常规消费来对待,但是偶尔买上一两件,可以提升生活品味,扮靓心情。 ”除了偶尔购买奢侈品以“自我犒劳”之外,有些工薪阶层的购买者还带着一些无奈。采访中,有外贸公司职员告诉记者,由于工作性质,时常要接触到外宾,对方都是一身名牌,自己也不能含糊,否则会影响公司形象。 “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当你周围的人都用着LV、GUCCI的拎包,你不买一个就感觉没有融入其中,虽然这些物品高昂的价格让人心疼。 ”
炫耀型消费要不得
高端消费品的大蛋糕,引得省城不少商场欲尝鲜。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个别一开业就定位在高端消费品的商场,一些以经营大众品牌为主的商业集团也逐渐涉足奢侈品销售。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随着省城城市建设和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也不排除有外地高档商场来合肥开设店面的可能。
奢侈品在省城的亮相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炫耀型消费”风潮引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不少人在消费奢侈品时,并非是出于对该品牌文化和定位的了解和喜爱,而是在“炫耀”自己在财力等方面的高人一等。一些顾客在选购名牌产品时,对品牌标识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重视。在省城淮河路步行街某商场购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的小李向记者抱怨:“这双鞋上的品牌标志太小,牛仔裤稍微长一点就把标志遮住了,那穿出去还有什么意思? ”
对奢侈品的的炫耀型消费,还带来了仿冒品充斥的问题。在合肥市不少街巷的沿街小店,常常售卖各种仿版品牌服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仿冒品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品牌形象,但也起到了在民众中普及品牌知识的作用。当一些潜在顾客群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会成为品牌产品的拥趸者。同样,在一开始接触奢侈品的城市或人群,可能存在消费不理性等现象,一旦奢侈品消费市场成熟,理性消费自然不会遥远。(田婷 王乐)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