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从积极吸引外资转向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分工,而现有一些体制、政策和文化的滞后影响了转型的进程。
日前,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首都经济管理学家新春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表示,中国需要从原有改革开放是被动的状态转向更加积极主动的新改革开放状态。刘克崮表示,目前我国技术层次不高、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承受力紧张,这些自然牵涉到要与国际合作,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化分工。现在,参与的态势比较猛烈,因而贸易顺差、海外并购、海外采购的矛盾显得较为突出。
因此,中国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如何在更多的国际经济合作中解决自己的矛盾,需要重大转变、需从主要立足于自身资源,只想调进想要的外来资金、技术管理,转向更广泛积极地利用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分工、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进行平等友好的竞争。
但现实是,“国家一些体制和政策是不大适应的。”刘克崮坦承,“结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状态是,态势上热情是比较高的,但运行状况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盲目性问题、自相残杀问题,以及一些无序问题。”
对此,商业部原部长胡平表示,现在很需要重新提出海洋文化。“中国市场经济要达到为全球制定标准的境界,需要对内陆文化、晋商徽商文化进行现代商业转型。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着海洋文化。” 胡平说。
对于在国外参与平等竞争、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中宣部前部长朱厚泽与会表示,当前从国内到国际,从经济、社会管理到思想文化这块,都存在一个如何打破垄断,力争公平竞争环境的问题。“现在国内甚至出现了一些垄断回潮的苗头。”朱厚泽不无担忧地表示。(孙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