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名胜古迹不见风土人情,这是很多人以前黄金周旅游的特点。然而记者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发现,一些人已逐渐告别“空壳旅游”,通过体味当地的民俗民风,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正魅力。
长期以来,多数人都是通过旅行社进行黄金周旅游,游客见到的只是物,基本见不到人。游客乘坐飞机、火车,最后是大客车一拉到底,看的主要是名山大川、海水沙滩、古刹名寺等没有多少“活气儿”的空壳子。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觉察到“空壳旅游”的苍白,他们正试图进入当地人的生活,了解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在离宁夏银川市以东100多公里处,记者看到了一对来自江苏无锡的夫妻,他们住在当地老乡土夯的窑洞里,屋内只有炕和锅,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丈夫叫张明,他告诉记者,这些天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歌里唱的那个“黄土高坡”。以前虽到过银川,也去过延安,但都是住在星级宾馆里,与沿海的一些城市并没有显著差异,根本无法了解什么是“黄土高坡”。今年国庆,他和妻子专门租了老乡的窑洞住了一周,短短几天便体会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这里的农民还是靠天吃饭,他们与延安、银川城里的百姓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张明对记者说:“我现在才真正开始了解黄土地上的老百姓。”
在成都,来自北京一家日资企业的员工盛军也有着与张明夫妇同样的感受。盛军已在成都郊区呆了5天,按计划他原本是从成都转去峨眉山的,但他却租了一间城中村的小房间,每天或与房东、四邻聊天,或到附近的茶馆打麻将。他告诉记者,成都最繁华的是春熙路,但他只是觉得不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然而在成都的茶馆聊天、打麻将时,他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成都人的悠闲,感受到了成都与其他城市的不同。
记者发现,随着旅游逐渐从生活的奢侈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像张明、盛军一样,不再青睐于走马观花式的“空壳旅游”,不再满足于看看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古迹,而是想了解各地中国人的“活气儿”,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告别了“空壳旅游”的中国假日游正逐渐走向成熟,追求着富有活力的内涵。(据新华网报道,记者:毛海峰、武勇、邓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