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限薪令”不能解决高管薪酬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限薪令”不能解决高管薪酬问题?
2009年04月15日 14:33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税前年薪不能超过280万元,这也叫“限薪”?财政部上周出台的国有金融机构高管“限薪令”之后,社会热烈讨论。平民百姓的感觉,280万元就是个天文数字,不吃不喝子孙多少代未必能挣到这个数,但这是人家高管仅仅一年的所得,而且还是限制后的所得。如果不限制那岂不是要到“天上”?

  不用说,老百姓对这样的“限薪令”是不以为然的,尽管这一规定加了一个尾巴———280万元上限打9折,2008年度经营业绩较2007年度下降的再下调10%。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大成够级别了吧,他也认为280万元“限薪”上限显得过高,脱离国情和民众意愿。他建议国企高管最高年薪上限不应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当然,高管们对社会的反应可能同样不以为然,他们甚至可能不屑地将此理解为国民的“仇富心态”。他们认为拿高薪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年薪高达6000万元,全中国一片哗然,他不是说过拿这个薪酬,对得起中国平安,对得起中国平安的股东吗?

  “限薪令”发出几天前,浦发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2008年的薪酬为176万元,同比降幅达20%。行长傅建华的年薪也从2007年的220万元降至2008年的176万元,降幅亦为20%。但是,行长不超标,其他高管却超标,8名薪酬高于行长傅建华的高管中有的超越“限薪令”上限。怎么办?浦发银行解释这个薪酬定在财政部“限薪令”之前。

  与金融企业相比,同为国有控股企业,国资委旗下的央企年薪相对克制,中石油、中石化等巨无霸一把手的年薪在8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但这与“限薪令”无关。

  另外,“限薪令”仅规范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像大股东是外资的中国平安以及深发展这样的金融机构,完全逍遥在外。深发展老外法兰克纽曼拿超过千万元年薪连解释都懒得,就是说明。

  这说明,财政部“限薪令”不能解决高管薪酬问题。据报道,在财政部“限薪令”之后,针对全体国企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规定也有望出台。但是,我认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高管薪酬问题仍然有“问题”。特别是,国企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都是行政任命,更加剧了薪酬问题的争议。不管本事大小,将你任命到垄断企业,你就可以高薪。说句玩笑话:难道你不会当中国移动的董事长?难道你当了中国移动的董事长,就能把中国移动弄亏损了?

  更重要的是,企业高管薪酬问题非常复杂,有的甚至用常理难以理解。几年前,人民网网友曾就吴仪副总理年薪12万元,某国企高管年薪近千万进行过热烈的争议。有网友说,国家副总理的年收入不及一个国企副总经理的几十分之一,能力贡献难道不及国企老总?

  但是,放眼全球,这样的例子多的是。比如说美国吧,过去华尔街高管年薪加花红加股票期权,年收入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过亿美元的不少,但美国总统布什,年薪只有10多万美元,你说这合理吗?但布什好像也没有意见。高盛董事长保尔森年薪几千万美元,到任财政部部长后,薪酬缩水至零头,他好像也心甘情愿。还是回到中国上市公司层面吧。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2008年税前年薪是150.7万元,肖钢之前是央行副行长,薪酬在公务员中当然算高,但估计也就是万把元一个月,比起现在的150万元年薪,是天地之差。你想象一下,央行行长周小川以及其他副行长,对此差距巨大的薪酬,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所以,在如此复杂的薪酬关系面前,仅仅靠行政部门的一纸“限薪令”或者规定显然是不够的。怎样才能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怎样才能满足社会舆论的期望?各利益方参与决策显得特别重要。

  记者认为,决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国企员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必须有发言权,必须参与决策,形成制约机制。如果说财政部国资委是控股股东,企业员工可以理解为小股东。小股东也应该有发言权。最了解企业以及企业高管的是企业员工。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对固定,高管拿多了,一般员工必然少拿,高管薪酬标准如果获得企业多数员工同意通过,这样也就很容易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方面,应该有股东参与决策这样的制度安排。现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程序,是经薪酬委员会提出,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批准。看起来好像比较公正客观,但是,薪酬委员会实际是影子董事会,基本是高管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而代表着大股东意志的董事会,很容易使议案在股东大会获得通过。

  而中小股东,虽然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能左右高管薪酬。如果考虑引进股改时广受好评的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也就是决定高管薪酬标准需要参与表决的小股东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高管薪酬将趋于合理。因为:既然大小股东都类别同意通过了,社会舆论还能有什么意见呢?这样,浦发银行高管不管是拿280万元还是380万元,都将底气十足;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拿6000万元甚至更多,才够胆说对得起中国平安的股东。

  何乐而不为呢?(记者 陈道)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