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失业率统计应更贴近经济现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失业率统计应更贴近经济现实
2009年03月10日 13:3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非正规就业群体,但这部分群体失去就业岗位的严重程度容易被低估。与此对应的,据《新京报》此前报道,2009年头两个月,全球企业裁员数累计高达40万人左右,平均每分钟就有5个人失业。

  虽然表面上各国就业情形均不容乐观,但由于经济结构大相径庭,失业链条不可一概因危机而论。

  从危机的发源地看,美国失业问题表现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典型的失业模式。即金融业位于失业危机的震中;随着危机蔓延,经济萧条导致总量型失业不断增加;危机加速了产业升级的阵痛,使原来积聚的结构型失业人口集中释放。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失业情况早在危机爆发前就积重难返。其一,欧洲也长期存在制造业外移问题。其二,劳动力成本高也是影响企业招工的原因。其三,一些国家失业救济金如此之高,以致失业者宁愿拿失业救济金,对低工资的工作不屑一顾。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失业问题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单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看,2003-2008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4.0%和4.2%,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体系不够全面、科学,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难以捕捉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问题主要体现在:

  首先,统计范围较为狭窄。我国失业人口应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未登记失业人口;下岗职工中的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失业人口。而我国目前的权威失业率指标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其次,统计数据信度不够。数据收集方式采用的是城镇单位就业情况定期报表制度,报表涉及的基层单位变动频繁,数量过多,存在普遍的漏计,而且由于失业统计和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有些地区会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再有,失业统计口径、统计方法不一。我国采用多元调查统计方法,即城镇登记失业率来源于登记调查,调查失业率的数据来源于人口普查和劳动力抽样调查,所得出的失业统计数据结果各不相同。

  当务之急,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以完善现有的失业统计体系,获得真实、可靠、全面、科学的失业数据,为各项民生政策的出台打下真实的统计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史晨昱 工行总行高级研究员)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