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电 题:外界寻求“新刺激” 中国慎言增投资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四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燃起市场信心。四万亿元之后,中国还会出台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吗?
但凡有机会,中外记者就想从中国官员那里寻求确切答案,有时甚至连卸任的经济官员都不愿放过。
难以避开记者“纠缠”的中国经济官员,给出的答案是:现有投资计划适当、合理,“有可能”实现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后是否增加投资,还要相机而动。
投资,一直是中国对付经济低迷的“拿手戏”。出口急剧下滑、外部需求萎缩后,GDP增长对投资的倚重更是有增无减。
此时,其他国家也希望“阔绰”的中国继续扩大投资,以便从中分一杯羹。中国扩大投资规模,就意味着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材料、能源、工业品,低迷的国际市场需求就会受到刺激。
此次中国人代会召开之前,“温家宝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布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一位卸任经济官员的“揣测”,把外界对中国投资的“渴望”推高到了极致。
资本市场脆弱的信心为之大振。外界普遍预料,拥有约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国内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的中国,将在此次人代会上再给世界一个惊喜。惊喜未能如愿后,市场信心很快又恢复到了原先的低迷状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中国官方的信心较足。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将是其他较大经济体无法“奢望”的百分之八。
消费、投资都在扩大,市场价格回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央行行长周小川都认为,刺激方案已见效应,中国经济已有回暖迹象。
在现有刺激计划框架下,国家发改委预期今年全社会投资将增长两成、消费增长一成四、外贸总额增长八个百分点。
不过,跟其他官员一样,在公众面前充满信心的中国发改委主任张平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没有忘记诸如“灵活”、“审慎”之类的字眼。
头发有些灰白的周小川坦言,难以借助过去的经验、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待此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工作很是操劳,每天都需要应付很多新问题。
或许直至金融危机见底,中国的最终应对措施才会完全明朗,这需要时间。需要时间的,还有四万亿元计划刺激效果的显现。
正如周小川所言,“上半年获得的银行贷款,下半年还可以接着用。”已知刺激计划还来不及奏效之前,中国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去宣布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