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P,是一个继三聚氰胺之后,再次让国民经历科普培训的专业名词。以我这个职业媒体人而言,如不询问一番,恐怕也搞不清楚OMP的中文名称是造骨牛奶蛋白,不过光知道名字还是无用,多少有些似懂非懂。总之按照蒙牛方面的说法,“OMP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丢失方面具有作用”,这也是“特仑苏”价格高于普通牛奶的一大原因。但是来自民间的质疑是特仑苏OMP致癌,并提交了有关证据。经历了三聚氰胺的洗礼,国民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或许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民间质疑起到了作用,特仑苏销量大幅下滑。
蒙牛集团的一位高管表示,这次事件让他们意识到做食品行业风险大,必须时刻保持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办事。回过头来看,这次风险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外部,是民间持续不断的追问。而如果没有这种市场风险,企业岂非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没有这种风险,企业生存环境固然是改善得无以复加,可消费者的生存环境怎么改善?30年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功就在于中国老百姓的选择权有了极大改善:在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连买肉买布都要拿指定的供应票,甚至连穿什么颜色衣服的自由都缺乏;可市场经济的好处就在于,我们有了选择不喝特仑苏的自由,因为市场是多元的。当然,垄断集团除外。
有了选择喝哪种牛奶的自由,就有了知晓所买牛奶成分组成的权利。卫生部的公告称,OMP不是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但专家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的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这就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既不符合中国标准,又不危害国人,难道意思是OMP风波的主要责任在于现行国家卫生标准未能跟上国际步伐,反倒是蒙牛更有国际视野,为民族强壮不懈追求?或者说,应该改变的是标准,而不是OMP?
到了这时,消费者们还是没弄清楚OMP究竟是有益还是无害,民间的质疑仍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其实,既然卫生部门和质检部门都有了结论,何不把结论如何得来都公诸于众呢?反正,只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得越多,公众理解的程度就越高,结论的权威性才越强。那种“只有论点,不给论据;只能服从,不可追问”的时代,随着民智的提升,已经日渐行不通了。
该让国人知道的还是让国人知道吧。许多时候,多知道一些,说不定特伦苏还会更好卖一些。反倒是遮遮掩掩容易让人丧失信心。(周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