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二日电 题:中国经济数据冷热不均 反弹尚难定论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市场传闻中的信贷井喷终成现实。中国央行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一月人民币新增贷款突破一点六万亿元大关,创出历史天量。
新年首月的狂飙信贷延续了去年十一月以来的激进走势。各大银行积极放贷,改善了资金的供求平衡条件,成功印证去年以来的中央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已经显现。
信贷数字的爆炸性增长,令部分舆论迅速捕捉到中国经济已经回暖的曙光和讯息。联想到近期PMI指数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出现环比反弹,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乐观情绪正在市场悄然蔓延。
近期部分经济指标虽有转暖,但认定中国经济已经步出底部走入上行区间,却显得为时过早。
从新年首月的新增贷款来看,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据七成以上份额。这两种较为安全的放贷选择,表明银行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仍较为谨慎。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一月信贷投放虽然超出预期,但贷款结构并不乐观,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占比过高显示银行“惜贷”情绪并未得到真正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周四同时公布的反映资金活跃度的M1数据,同比增长百分之六点六八,环比下降二点三八个百分点,跌入历史低位。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一月M1数据显示企业层面的经济活动仍较为萎靡,当月信贷激增主要靠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关的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拉动,显示中国经济依然没有走出低谷,不应盲目乐观。
事实上,在寒意逼人的M1数据亮相之前,近期公布的一月CPI数据亦延续了九个月以来的走低态势,PPI百分之三点三的降幅同样逊于市场预期,进出口数据亦连续第三个月探底。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未能挽住下行缰绳的CPI和PPI数据说明,企业生产环节和居民消费环节的活跃度均不太乐观,没有明确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见底反弹。
新年首月经济数据冷热不均、忧喜参半,无疑加大了未来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鲁政委特别提醒,当前的扩张性政策要拨开“数据迷雾”,在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举措,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快速降息应成为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
亦有经济学家表示,冷热不均的经济数据并肩而出,将对货币政策选择形成掣肘,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将是决策层的一道难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