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民众关于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讨论越来越热。近日,国务院新闻办邀请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姜增伟明确指出,前段时间成都、杭州等城市发放消费券的经济政策是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消费券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增加收入。姜增伟表示,应该把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作为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
北京目前尚不会“发券”
对于北京而言,是否也会在发券上有所考量呢?
今年1月中旬,在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消费券对带动消费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消费券其实是一种保留了最初的交易手段的货币,经济危机表现形式之一即是“买”和“卖”的脱离,而消费券则可以在其中将之串联,能对市场流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消费券在经济危机的局面下出现,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如果在北京地区发放消费券,特别要发给低收入人群,以提高这一群体的购买力,这有助于扩大内需。
正当不少市民对此事万分期待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官方的声音: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丁长利2月10日透过媒体表示,北京目前没有考虑发放消费券。丁长利对此解释为:消费券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会对拉动内需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北京市对于低保人群的配套政策比较完备,所以没有发放消费券的必要。同时他还指出,目前北京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410元,不同的人群还有比例不等的分类救助,另外对无劳动能力的人员还有40元的补助金。
这样算下来,三无对象一个月有500多元补助,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另外还会有一些专项补贴,如果低保人员发生临时困难还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民众对消费券看法不一
对于支持发券的市民而言,他们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认为可以用于消费。比如在外企从事工作的王先生表示,“这相当于钱,有变相的流通货币当然好”;一位潘姓的年轻女士则说得更直白,“广义上说,可以刺激消费;狭义上说,可以满足小小的挥霍心。”当然,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童先生认为:“政府发消费券,面对13亿人口,怎么发?发给谁,不给谁?是否存在商家不公平竞争的隐患?”一位退休干部则表示,“消费券不一定可以解决经济消费问题,搞不好只能让个别部门赚的‘荷包满满’。”此外,一位学金融学的大学生则一再表示,“什么政策都不如政府直接把资金投到生产发展的领域,特别是生产型的企业。”
在涉及“你认为政府发放多少金额消费券合理”的问题时,被访者大多表示要看政府的决策。国企工作的肖先生说:“财政已经拿出四万亿了,平摊到中国人身上大概是4000元不到,这已经包括了基础设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所有费用,我想如果按比例分配的话,刺激消费这部分只能有1000元左右的余地了。这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因为我们没办法去决定,我觉得国家有投入就已经不错了,多少都可以接受。”
此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食品、服装、日用品三大类成为广大市民最为关注的消费领域,其次是文化类的消费,如买书、看电影、旅游等。
重拾消费信心是关键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券”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府发放消费券刺激购物,数额是有限的,且具有时效性。因此,发放消费券还可能存在一些“并发症”。
“并发症之一”是消费券无形中助长了民众的存款。假如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是一定的,那么消费券对扩大需求的作用就有限了。也就是说,如果民众能用消费券购买日用品,则会把多余的钞票存进银行,而不是增加自己购买的数量。无形中,消费券抑或促成了民众存款的行为。
“并发症之二”是消费券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它的发放和管制程序相对复杂。这方面政策的决定对经济拉动的力度有很大影响,假如力度过大,甚至会造成反面效果。
“并发症之三”是,消费券类似一种特殊的货币,一旦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流通能力,这很可能造成不少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到政府进行“商业公关”,不排除在消费券从上之下的发放过程中滋生腐败行为。
换一个角度考虑,即便政府要推行“发券”之策,也要各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发放要从实地考量,制定详细的方案。正如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所说,“消费券对带动消费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消费券的发放也有很多规则需要弄清楚,比如发给谁,采取什么样的发放标准,依据是什么,由谁来发等。”此外文魁委员还表示,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做法也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以及货币体系的正常运作。
对已经在发券上采取行动的某些城市而言,他们的初衷并不为过,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很多专家看来治标不治本。经济不景气,就业难等等问题造成了内需不足,消费疲软的现象,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政府还应该从根本上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各种可能由经济危机造成的风险,唯有这样才能让广大民众减少后顾之忧,重拾民众消费的信心和热情。(见习记者任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