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改革靠"逼"出来 中国经济转型将逐步实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厉以宁:改革靠"逼"出来 中国经济转型将逐步实现
2009年02月04日 13:31 来源:人民论坛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3月23日,厉以宁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参加“2007年十大系列中华英才”颁奖典礼。(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王辰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的经济转型将逐步实现

  ——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 厉以宁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没人想到要抓紧时间转型

  人民论坛记者:我们了解到,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很深。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厉以宁:相对来说,中国金融业受到的冲击并不太大。虽然由于国内一些企业经济情况不好,使得不良贷款在增加,但金融本身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外国老百姓的存款是存到商业银行,保险、养老这些都由商业机构在操作。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一来,金融就出问题了。老百姓很恐慌,自己多年的储蓄、养老金没有了,所以就想办法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这样政府没有办法,只有救。但是中国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中国老百姓的存款主要存在国家控股的银行手里,中国的养老金、社保基金都是由国家来支撑的,不会出问题,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中国与西方不一样。但也不能忽略企业不良贷款的增加对金融的冲击。

  相比金融业,中国受到冲击较大的主要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企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出口企业位于最后一端,订单下降了,出不去了,或者出去以后没收回对方的货款等等,都会影响到产业链上游的其他企业,影响到为其服务的周围的企业。所以中国的问题是因为出口订单下降,出口减少,企业倒闭,再影响到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导致失业增加。

  若要进一步考察,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状况实际上是三种因素的重叠。

  第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中国经济本来就到了拐点。中国10%以上的GDP增长率已持续了多年,这个增长率在当前世界原材料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是必然要下来的,刚好2008年也到了经济运行周期的拐点。

  第三,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多年前,政府就一再强调,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要把粗放型的经营、生产改成集约型的经营和生产。但问题是:繁荣掩盖了结构性矛盾,耽误了经济转型。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发展顺利的时候,没人想到要抓紧时间转型,问题就一直拖着,直到2008年矛盾才充分暴露出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一个信号,就是中国今后发展一定要立足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这才是稳定、健康的发展。

  压力从来都是动力,挑战从来都是机遇,能够抓紧机遇,就是顺应潮流而进

  人民论坛记者:美国金融危机发展至全球经济衰退之后,使中国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社会各界都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外部压力会形成一种倒逼的力量,您曾指出,改革是靠“逼”出来的,为什么?这对当前应对危机有怎样的启示?

  厉以宁: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改革就是靠“逼”出来的。

  第一,因为改革初期中国仍在计划经济道路上走,如果那时讲国外的经济发展多快多好,会被认为是在美化资本主义。从当时的形势来讲,改革还不能说是发展规律的要求。“文化大革命”后不少人的想法就是,不能美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走市场经济之路。所以说,中国的改革主要不是出于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而是形势逼出来的。

  第二,当时,在经过大量破坏以后,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讲,老百姓吃不饱,没有就业岗位,改革首先关系到老百姓能否吃饱肚子,能否就业的问题。这也是形势所逼。

  第三,过去有过“17年”(1949-1966年)不是“理想的”争论。“文化大革命”固然需要否定。“17年”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虽然也不错,但实际上有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中国是个大国,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国,怎么可以走过去“17年”的路子。计划经济,可以使中国重点发展原子弹、氢弹等先进武器。当然,这些成绩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在解决最关键的民生问题上,路子没有走对。当时主要是人民吃不饱肚子。所以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搞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如果不是被逼出来,他们能偷偷摸摸地搞吗?所以,应该说,正是国内外形势所逼,中国的经济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总之,我们说改革就是被逼出来的。

  当然,这次经济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如果渡过这一关,中国经济地位会逐步改善的。所以说,压力从来都是动力,挑战从来都是机遇,能够抓紧机遇,就是顺应潮流而进。经济转型,不也是被逼出来的吗?

  现在虽然处在困难时期,但不要提“过冬”两个字,而应该用“休整”一词来代替

  人民论坛记者:应对当前危机,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哪一种措施应放在首位?

  厉以宁:在政府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中,排第一位的,我认为是减税。高昂成本的下降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最重要因素,而减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措施,其他措施都不如减税效果明显。

  有人担心减税以后税收总量会减少,但我们应了解,即使减少也只是暂时性的。减税后,税源扩大了,税基也增大了,税收总量会增加。

  第二,政府的投资是必要的,且应主要投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上,这既能保证增长的后劲,又能增加就业。

  但是大家应看到,政府投资所拉动的内需不是最终需求,而是中间需求。譬如,钢材、水泥等,都是中间需求。而最终需求包括出口和居民消费,中间需求中有一部分转化为最终需求,那就是投资建设中雇用的劳动力,他们取得劳动报酬后把一部分拿去消费,从而产生最终需求。4万亿投资是好事,但到了30万亿可能就是坏事了,因为里面一定会有很多没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查的项目。所以我们不要盲目投资,仍然要重质量、重结构。

  第三,一定要保市场,占领国外市场不容易,失去市场后要收回也不容易。除减税外,汇率调整也应有阶段性的目标。我的建议是暂时稳定在1∶6.8上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不妨维持这样的水平。

  第四,政府注资于企业非常重要。光放松银行贷款是不够的,政府要通过投资公司来对优质企业进行注资。这样,企业没有贷款利息负担。国家注资可以采取优先股的形式,只要分红,就不会影响企业的股权结构。

  第五,渡过危机,信心是关键。现在虽然处在困难时期,但不要提“过冬”两个字,而应该用“休整”一词来代替。积累经验,做好休整,准备再度冲刺。企业在休整期要做好三方面的储备工作:人才储备、资金储备、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储备。

  第六,国家要抓住机遇,尽快转型。为此,应抓紧机会理顺产权,理顺价格,包括理顺粮食价格、资源品价格如油价、电价等。产权和价格理顺以后,将促进经济的转型。 (人民论坛记者 周晓燕采访整理)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