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劳动工资统计,不能总是推出高高在上的“平均值”去掩盖现实中存在的巨大差距,应该尽快贴近现实、反映民生。
10月29日《现代快报》报道,今年三季度末,江苏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199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11元,增长17.1%。这意味着1至9月平均每月同比增收356元左右。据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江苏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位居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之后。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工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来讲,有人能达到,有人达不到,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工资增长水平低于公布的数据,这就意味着统计数据没有真实地反映人们的实际工资水平,数据偏高是一部分高收入群体拉动的结果。正如网上流行的说法:“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我不明白,如此“平均工资”早已暴露出粗放、笼统等弊端,一直为舆论所诟病,统计部门何以还是抱住不撒手?工资统计的劳动力流向、劳动报酬和工资水平等情况,是政府部门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用人机制和分配方式与计划经济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资统计过于突出平均水平,不仅不合时宜,与民生需求也有很大差距。
时至今天,工资统计思路应尽快跳出平均主义的桎梏,突出统计的差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劳动力构成情况以及收入增减变化趋势分别进行测算统计,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国计民生。就事论事,与其对各省平均工资进行所谓的对比,还不如直接细化统计推出一个“工资差异”的排行榜来有价值。把行业内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工资差异、行业间的工资差异,以形象直观的数字体现出来,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社会贫富的差距、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也是国家正在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劳动工资统计,不能总是推出高高在上的“平均值”去掩盖现实中存在的巨大差距,应该尽快贴近现实、反映民生,为国家提供有利于社会公正和民生利益的决策依据。至于“平均工资”,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多么重要的数据。(作者:陈一舟)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