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7日电 今日国内外主要财经媒体评论的重点是:一是关注中央新政对楼市的影响;二是关注中国经济及证券市场,三是关注全球金融危机,以下是国内外主要财经媒体评论的精华汇集。
《中国证券报》
减税是救市的第一选择
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应该在更大范围减税。如再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红利税。在房地产行业,还可以取消或降低土地增值税和房屋转让营业税。拯救楼市会保护该行业的泡沫和高房价,而减税则是直接的惠民之举。因此,虽然刺激性的救市措施必要,但减税应是救市的第一选择。
提振楼市不应忽略三个问题
认真分析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增长”的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忽略三个问题:迎合刚性需求,保障民生;防范房价暴跌使风险向金融机构转移;顺应优胜劣汰的行业发展规律,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降低干预成本。
“双陷阱”下美救市政策的无效和有效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一直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向市场大规模注资,为什么经济不振?笔者认为货币市场的“流动性陷阱”和实体经济的“投资陷阱”阻碍了经济恢复。
A股仍处风险释放过程中 三大原因导致双底成功概率低
上周全球股市未能在各国央行联手救市的政策下延缓下跌步伐。在经济衰退的忧虑下,股市加速下跌,欧美、亚太股市均出现大幅暴跌。A股市场虽然相对抗跌,但由于面临全球股市暴跌的系统性风险,A股很难独善其身,我们认为,股指在1800点成功构筑双底的概率较低。
《上海证券报》
证券业首要任务转向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五年前的危机四伏到今天的发展壮大,证券行业在过去的五年间已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般质的蜕变。正当国内证券业以崭新的姿态积极面对未来时,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巨变,国内证券市场波动加大,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又该何去何从?
林毅夫:中国保持高增长是对世界最大贡献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林毅夫24日晚间在北京表示,雄厚的财政基础,有助于中国采取各种货币以及财政手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中国只要维持高速增长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这是林毅夫自5月底赴美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后的首次回国。
巴曙松:中国或最早摆脱次贷危机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昨日举行的“(2008)首届上海CFO高峰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有可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走出市场经济的冲击,成为率先走出次贷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不过要走出危机,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拉动内需,有比“救楼市”更有效之法
其实,我们内生的投资和消费增长需求远没有满足。笔者查了一下中国的铁路发展规划,我们国家目前的铁路运营里程不到8万公里,计划到2020年计划建成铁路运营里程才达到10万公里,而其中规划建设的1.2万公里的铁路客运专线到现在才开了个头。而美国1916年的铁路运营里程就已经达到41万公里。
《证券日报》
五个“需要”支撑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股市深幅调整的形势下,中国资本市场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中国资本市场是否要放缓发展脚步等问题引起关注。也有人怀疑,华尔街投行这个“老师”跌倒了,中国券商“学生”大概就失去方向感了。
政策利好效应 正在进行量的积累
我们认为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的财政举措;二是货币政策适度放松;三是价格体制改革;四是产业引导政策。
《证券时报》
中国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A股已处于调整尾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中国无需担心经济下滑
次级贷款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日本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比发达国家更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能否抵挡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则是更大的问号。现在,中国面对的外部环境比当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加凶险。
香港大公报
首先顾自己 量力救世界
上周的环球金融市场震荡,突显了欧美虽出重手救亡,何时才可初见成效尚成疑问,更遑论解决危机。接踵而来者乃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威胁日大,对出现L型放缓已几成共识,问题只在经济及市场下滑的深度及时间长短。形势严峻自令关注日大,如何通力合作以应付这场风暴已成了国际协商热点,中国如何作为尤须深思。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