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给身处金融改革进程的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管理课,不断加深着人们对风险、危机和监管的认识。昨天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改革开放30年暨孙冶方诞辰百年纪念经济理论研讨会”,在与会嘉宾的主旨讲演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都把讨论焦点放到美国金融危机上,并且不约而同提出了以上看法。
独立投行制度并非一项坏制度
吴晓灵认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结构失衡的结果,商业银行违背“可偿还性”原则发放按揭贷款,投资银行则违背“让客户充分了解风险”的原则,创造了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同时监管当局失责,没有对金融杠杆率加以控制。
次贷危机的爆发,宣告了曾经缔造华尔街繁荣的独立投行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综合经营重占上风。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究竟孰优孰劣?吴晓灵认为,“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核心,实际上是对金融功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对金融业杠杆率的不同控制方式。”在她看来,“同一法人综合经营还是同一控股人之下的集团综合经营,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要看金融业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立于此上的法律法规。美国的独立投行制度并不是一项坏制度,问题只是出在对投行业务没有杠杆率的限制,使其承担的风险超出了承受能力。”
李扬研究员持相似观点。在李扬看来,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纯粹的投行几乎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则收复了大片失地,尽管如此,“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和机构导向型金融体系,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别”。
中国金融业宜采取何种经营模式
和分业经营比起来,混业经营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此番华尔街投行的转型,只是暂时缓解了投行的流动性不足。对于华尔街那些想借混业经营喘口气的金融机构,吴晓灵指出:“纠正为活跃金融交易而过度放大的杠杆率,才是防止今后出现金融危机的治本之策,否则,投行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并产生关联交易,会蕴藏更大的危害。”
中国金融业如何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而争取更好的发展?吴晓灵认为,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信用状况,中国金融业并不适宜采用同一法人综合经营的模式,而可以在集团综合法人分业模式下,探讨纯金融控股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还是实行事业制的控股公司模式更有利。同时在综合经营中,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对信用衍生产品也要强调资本约束,以防止道德风险;对金融衍生产品和结构性产品,要坚持“穿透性”原则,让客户看得到基础产品,限制衍生产品的杠杆率并纳入资本充足率监管;还应该控制金融机构的规模,对大金融机构也不宜放松风险控制和杠杆率约束。
要管理风险而不是转移风险
李扬研究员在演讲中高度精练地概括了美国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警示。他强调,必须关注储蓄率尤其是收入性储蓄对经济和金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绝对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严格的风险管理才是金融运行和发展的基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转移,把风险从投行转移到商业银行,再转移到公众和政府身上,最后把风险从美国转移到全世界。风险转移并没有消灭风险。因此,在金融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实行严格的风险管理。(本报记者 田晓玲)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