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的“食品免检废止”只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现在,骨牌正在依次倒下。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全面废除产品免检制度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家质检总局随后将会专门“发文”进行“善后”。(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造福社会、造福大众的制度,往往是在沉痛教训后“亡羊补牢”而诞生的。1904年美国巴尔的摩大火,由于从各地赶来的消防队水龙接口不一耽误时机,导致市中心化作灰烬,这成了标准化诞生的契机;在中国,“孙志刚事件”的不幸,最终也加快了强制收容制度的取消。
许多人指出,“免检”制度长期存在,让产品的质量防线,存在着致命漏洞。应该承认,当初有关方面规定,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在称号有效期内,享受免检待遇,其目的一是为了节约检测费用,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为了激发企业上进心,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出发点是好的,也曾起到一定效果。
正如质检官员所言,免检并非真的“不检”,而是改定检为抽检、自检,这体现了对生产者职业道德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道德的规范永远不能取代法规、条文约束的作用,“免检”的存在,给了一些企业、产品在质量上“弹性操作”的空间,也给了一些劣质产品堂皇上市的门径。不仅如此,如果免检的门越开越大,也意味着质检的阀门越来越松。
在加拿大,质检体系十分严格。以牛奶为例,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实施了“优质牛奶”的农场食品安全计划,从原料奶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制度,建立了“监控农场生产程序为主,在起始阶段发现问题为主,预防质量隐患出现为主”,辅以食品检验署对运输、仓储、销售阶段牛奶和乳制品的定检、轮检和抽检,确保了牛奶和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其他产业、产品的质检也遵循相同原则。
奶粉出了问题,痛定思痛,将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取消,是“亡羊补牢”的好事。但还要举一反三,看看除食品外,还有没有其他存在隐患的“羊圈”。亡羊补牢,固是善举;补“天下羊圈”,是善之善者。
也许有些人会顾虑,免检的取消将增加质检开支,加重企业负担。然而倘任由质检“真空”存在,一旦再出现类似重大事故,不仅质检和整个社会将因此虚耗大量资金、资源,肇事企业本身也将蒙受难以承担的损失。不久前还雄踞中国乳业领头羊地位的“三鹿”,如今面临困境,甚至有可能被并购,就是现实的例子。(旅加学者 陶短房)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