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对于可口可乐及其旗下全资附属公司联合宣布将以179.2亿港元收购民族品牌汇源果汁的消息,网上可谓是反对声、质疑声一片。截止记者发稿时,新浪网发起的投票结果显示,参与投票的4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此外,腾讯、新华网等网络的调查也显示,反对意见占绝对多数。(9月4日《北京晨报》)
应该说,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真正崛起,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很难说真正强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或反对或质疑或愤怒的声音,大多只是因为人们对民族品牌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眷恋与呵护,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之下,对于一些民族品牌纷纷被外资收购的事实本身,人们只怕还需要有一个相对理性与客观的态度。因为这种收购不仅本身是一种资本间的正常流动与重组,而且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普通、平常的市场行为。
不能否认,外资频繁的攻城略地,民族品牌的败走麦城,这种过程本身确实足以让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人心痛。但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谁最终控制这些被收购的民族品牌,这些品牌大多数依然还在中国,依然还在由大量中国工人与管理人员组织生产与销售,依然还在为解决中国的就业、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的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促进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作出或大或小的贡献。
诸多事实早已证明,在如今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交融型社会,如果仅仅因为控股方的变换而对一个品牌与企业盲目加以反对与抵制,不仅大多于事无补,而且极有可能最终伤及中国自己的经济与民众利益。这只能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难以为全球经济的大势与大局所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近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老字号”的民族品牌因为被外资收购逐渐消失了,但其间也不断有一些新的民族品牌在脱颖而出。可以说,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传承接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夹杂着短暂的阵痛与失意,但只要这个阵痛是为了摆脱此前诸多现实经营难题的困扰,是为了迎接更多健康、合理的经济实体的产生、发展与壮大,那么,人们不仅能更多摆脱此前那种苦苦支撑的品牌空壳之累,也能在更多民族品牌层出不穷的新生过程中,重拾民族自信心,重建国家的经济安全。(阮占江)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