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七日电 题:谨慎乐观看待后奥运中国经济
中新社记者 翁阳
在全球瞩目、政商云集的北京奥运会于二十四日落幕之后,中国经济不会因奥运结束而“退潮”之乐观判断,成为研究机构、新闻传媒、跨国巨头等各界的主流观点。
奥运盛会的成功“营销”,让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真实体验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成果与勃勃生机,而藉此真正跨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北京以及大幅提升的中国国家形象,在未来必将赢得更多国际产业与经济要素之青睐。
当然,乐观者的理由不止于此。
首先,北京在全国不足百分之四的GDP占比以及筹备期年均不到全国百分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令奥运经济远不足以左右中国经济大局,中国也不会落入“后奥运低谷”魔咒。
其次,始自去年的宏观经济降温调控,已提前释放了中国楼市、股市等领域的积聚风险,有效避免了后奥运时代的泡沫破裂。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非因奥运而始,自然也不会因奥运而终。中国远未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蕴涵着巨大的内在需求,这是奥运后中国经济仍可乐观看好的根本原因。
根据中国官方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七月份CPI继续保持回落态势,出口增长较六月上升近百分之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若再考虑年初雪灾、五月震难以及全球经济明显放缓之背景,中国在二00八年截止目前高于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速成绩单着实亮眼。
但不可否认的是,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
如去年爆发、至今尚未“见底”的美国次贷危机,高油价、高通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风险,皆给日益全球化的中国经济蒙上阴霾;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的下滑缩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投资和消费信心,制约了内需动力;主要依靠人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投入进行的低水平经济扩张模式之发展空间愈渐狭小……
由于兼顾防控物价过快上涨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仍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宏调的首要任务,因此上述事关经济肌体健康与否的深层次问题之应对,还需执政者拿出更多政策智慧。
从此角度着眼,秉持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北京奥运会,已在生态环境、公共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等领域进行了成效显著的具体实践,而这些发展经验也理应成为后奥运时代的宝贵财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