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相对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发放“民生红包”,开了一个福利改革的先河。 中新社发 赵国品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针对市政府提交的《关于深圳市200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关于深圳市2008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分别提出了初审意见,认为深圳应该改进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方式,推行政府重大补贴政策公开与听证制度,扩大居民福利的直接补贴,保证对民生福利的投入切实惠及普通老百姓。换言之,也就是要求改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类似于东莞、番禺先后发放的“民生红包”。
深圳、东莞、番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税收水平相对较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民生,使税收发挥福利作用,反哺民生,这正契合了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造福人民,让人民幸福,党的十七大报告也一再强调“人民幸福”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结束语中还明确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说明,造就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执政党建党之初的宗旨,也是今天执政的重要根基。因此,在税收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有必要通过民生福利政策方面的变化补助困难群众,从而使社会达致一定的均衡。
我省这些相对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发放“民生红包”,开了一个福利改革的先河。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让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只脚都走路,尤其是在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社会,才有可能让经济建设具备持久力。广东接连几个地区采取给贫困人口直接发放红包的方式来惠及群众,既是对过去间接补助政策的一种改革,也是对在我国土地上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福利的一种尝试。
福利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基因,也是达到社会主义目的的一种手段。广东兴起的福利改革,从直接层面来说,使得贫困群众亲身体验到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好,改善了生活;从更深的层面来说,这也是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的一种积极探索,如果这种探索获得成功,完全可以为以后我国的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提供先发性经验。当然,这种改革最终是否取得成功,还得看实践成果。但不管实践成效如何,只要怀抱为人民服务之心,只要这一政策的导向是促进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一改革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们没有必要动辄对这种积极的改革报以冷嘲热讽,更没有必要对改革中出现的一点点问题刻意放大,我们所需要的是对积极改革的支持,是对以人为本的政策改革的支持。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改革环境出现争议和波动的时候,对积极改革者的支持弥足珍贵。
税收反哺民生,这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更是改革价值取向的一次积极演练。对于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来说,这种具备积极意义的演练理应更多,如此方能为中国改革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