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察人士指出,当前部分热钱的流入,是对国内信贷供给不足的补充,在警惕热钱危害的同时,也应看到热钱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的一面,治理热钱要在把握好尺度的同时加快配套措施改革。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
有观察人士指出,当前部分热钱的流入,是对国内信贷供给不足的补充,在警惕热钱危害的同时,也应看到热钱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的一面,治理热钱要在把握好尺度的同时加快配套措施改革。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
最近,对热钱的声讨此起彼伏。但有观察人士指出,当前部分热钱的流入,是对国内信贷供给不足的补充,在警惕热钱危害的同时,也应看到热钱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的一面,治理热钱要在把握好尺度的同时加快配套措施改革。
的确,热钱的进出严重干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热钱流入境内,使央行外汇占款被动增加,货币调控难度加大。热钱流入股市和房市,会加大资产价格波动。热钱还增加了外汇供给,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居高不下,并导致升值预期难以缓解。
根据最近数十年曾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的经验,热钱往往扮演了金融危机的“导演”和“推波助澜”者角色。越南最近发生的金融动荡,更是加重了业内人士对热钱流入的担忧,以致人们将热钱描述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堰塞湖”。
凡此种种,无疑是热钱之“过”,理应引起人们密切关注。因此,近期一系列针对资本流动监管的措施陆续出台,比如控制外汇规模、企业出口收汇联网核查等。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我国当前经济和金融环境下,一部分热钱的流入,乃是经济主体对一段时间来以数量型和行政性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的本能性纠正。
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和信贷额度的严格控制,使信贷资金在一些企业中成为稀缺资源。这促进了民间借贷的繁荣,而部分热钱正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客观地看,这部分热钱让一些中小企业避免了资金链的断裂。
有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账户仍存在一定管制的情况下,热钱流入或许更多的是境内机构和企业主动从境外融资或撤资。数据显示,从2007年年初开始,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外汇有价证券及投资”项就结束了之前的快速增加势头,最近一年里更是减少525亿美元,降幅达26.7%,而同期“各项贷款”项却加速增长900亿美元,增幅接近50%。显然,其中部分资金的流向,是为了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前5个月,外商直接投资(FDI)项下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率在55%以上,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项下利用外资到位情况却呈负增长。
专业人士认为,究其原因,很可能是部分外资进入中国后补充了一些企业的流动性。也许正是这些热钱,弥补了国内正规金融体系信贷资金的不足。
正因如此,有专家认为,热钱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治理热钱问题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赶尽杀绝”。否则,在国内金融市场配套措施未能跟上的情况下,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热钱能够在国内信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当前事实上的信贷配给制度给了其存在空间,而信贷配给制度又是由信贷资金价格扭曲和贷款额度行政控制造成的。因此,理顺国内资金供求关系,让合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让利率能够反映信贷供求关系,是治理热钱问题的重要一步。
当然,不是所有热钱都能“为我所用”,加强监管仍是当务之急。业内人士认为,可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热钱流入。比如,可以通过非对称放大汇率波动,动态调整资本流入流出监管政策,降低投机的预期收益率,以达到遏制热钱投机的目的。(记者 张曙东)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