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昨日在上海论坛发言表示,中国今年想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去年的水平,可能十分困难,现应考虑如何减少通货膨胀将会带来的损失。
成思危分析表示,中国的通货膨胀有货币供给多于需求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粮价、油价以及资源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影响,难以调控,目前应该思考怎么减少通货膨胀对老百姓所造成的损失。
他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全球性上涨,中国去年的通货膨胀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粮食价格的推动。第二个就是石油价格上涨,石油已经到了135美元。第三个原因就是资源价格的上涨。因为中国现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其中重工业的代表是钢铁,化工业的代表是乙烯,乙烯是靠石油的,钢铁是靠铁矿石。去年铁矿石涨价涨了70%,今年铁矿石要涨65%,每年这么高的涨价,这是很厉害的。中国的钢铁产量去年是5.7亿吨,需要的铁矿石量就很大,这个涨价肯定会推动我们的通货膨胀。”
他建议,要实行保值储蓄,保证居民储蓄不至于缩水,实行存款保证制度,同时要制定工资随着CPI调整的方案,这样才能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会降低。
成思危指出,长期采取控制价格的办法来抑制通胀难有好的效果,因此在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保证民营企业、“三农”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的发展资金,要区别对待新建项目,还要严格控制热钱的流入。
他说,有学者研究表示今年一季度进入国内的热钱大概是850亿美元,但这个数据还没有得到核实,热钱往往通过假外资、假外贸和地下钱庄等渠道流入,所以还要控制好地下钱庄,对外汇采取严进宽出的办法。
他还表示,今年国内经济将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GDP增长速度比去年放缓,约在8%到10%之间,外贸顺差也会相对的降低,可能会减少20%到30%;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GDP增速的降低和外贸顺差的减少也有利于国内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外贸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更多的资源被用在科技、教育、节能、环保、改善民生和加强公共服务方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