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北京表示,目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内粮食库存充足、供应充裕,库存消费比远远高出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2008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总产量可能保持在一万亿斤左右,其中小麦更有望连续五年增产。因此,中国政府今年有能力保持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品种的价格基本稳定。
与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形成对比的是:眼下,国际市场上大豆、水稻、小麦等谷物价格正在不断上涨且涨速惊人。面对国际粮价一波高于一波的涨价潮,中国农民能不能从这次全球性粮食涨价中受益是人们必须关注的事情。
目前,中国的粮食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际市场小麦和大米的价格是中国的2到3倍,玉米价格也远高于中国玉米价格。2001年中国入世时,我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是国际低价农产品在中国倾销,6年过去,现在情况正好相反,中国成了农产品价格低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这种价格差恐难长久。1997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达到高峰,接着是连续6年的下跌,到2003年后农产品价格才出现恢复性上涨。近期政府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但这一价格还未达到1997年的水平。
与农产品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过了粮价的上涨速度,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拦路虎”。2007年复合肥50公斤只要110元,2008年是170元,估计今年农资涨价幅度在20%以上,高于国家惠农补贴的合计增幅。2008年,每亩田粮食补贴上调后大约会达到80元左右,而农资成本增加将达到200元,2008年每斤谷物收购价必须比2007年提高2分钱,才能填上农本这个窟窿。而补贴增加和粮食涨价,农资也跟着涨价,农资这种“水涨船高”的跟进,让农民的收益永远在恶性循环之中无法实现提高的要求和愿望,出现了国家给农民的农业补贴被生产经营农资的人拿走了的不利局面。加上不少“吃的用的也全都涨了”,在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时上升的双重影响下,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效益被明显削减。
制约农业生产经营和提高农民收益的因素非常多,也让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时备受种种因素的限制。现在,农民为了能够在国际粮价上涨的态势之下,希望获取更多的收益,在种什么最能增加收益上让农民犯了难,而农业服务部门对农民的引导更多地反映在对农作物种植管理与服务上,对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未来预测预报却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只能依靠自己对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判断来决定种植品种。而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扩大,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受限让农民举步维艰。在一些地区农信社发放给农民的贷款是有限制额度的,一般情况不能超出3万元,对于扩大化生产经营的农民来说,基本上起不到作用,而农业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也以没有抵押物拒绝了不少种田大户的请求,因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成为抵押物,贷款难正在成为制约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瓶颈”。
我认为,国家补贴给农民的是一种体外输血的方式,而借助于国际粮价上涨和国内惠农政策东风,给农民创造一个开放的粮食市场和构建一个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才是增加农民收益的根本出路。所以,在国内粮价趋稳的同时,保护农民发展农产品生产经营积极性是应对国际国内粮价上涨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不能让农民为保持国内粮价平稳付出沉重代价了。(闻一言)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