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市场的主体不愿意或者是无能力克服他们的问题,监管机构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这是监管机构的职责。”
一向以出言谨慎而著称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博鳌论坛上率先公开上述救市言论,被媒体称为“吹响了政府救市集结号”。财政部门却称,关于降低或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大方向已定,只是在操作上“存在技术性障碍”。“5·30只需要小半夜的时间可以将两个市场的交易系统调整好;降低印花税难道一年还调不好设备?”这让人殊为不解。
其实,降低印花税无关救市,只关公平,是对过去决策偏颇的一种自我纠正。这已经形成共识。我只是用权威数据再次指谬。自去年5月30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税由0.1%调整为0.3%,当年的征收额就达到2005亿元。如果加上券商佣金,2007年股民累计付出了3000多亿元的交易成本,远远超过了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全部净利润2646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597亿元,同比增长387.8%,也已超过2007年上市公司分红500亿的总规模!
与印花税税收猛增相反的却是,高达6124点的上证综指仅半年时间,就跌破了3100点,大多数股票价格被腰斩,亦创下了中国股市之最,在世界股市中也实属罕见。同比增长接近4倍的印花税竟像强劲的抽血机,令股民成了吐血纳税的模范。这,与其说是对过高的印花税成本的无奈,不如说是对其不公正的嘲讽。
这种世界上少有的高额印花税率,不单抑制了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让股民大众丧失了信心,而且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怀疑。许多国家已取消印花税,即使有少数国家仍在收取但税率远远低于中国,尤其是物价膨胀让国民收入增长大幅缩水的情境下,显得特别的突出。况且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物价高企的背景下,欧美等市场经济国家都不约而同祭出“减税”。遗憾的是尽管千呼万唤减税让利,藏富于民,却少有具体的政策出台,更无实际行动取信于股民。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到2008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曾经使许多投资者感到振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政府的庄重承诺。政府及早减征印花税、限制大小非解禁、严控再融资,用郎咸平教授的话说,那就是政府的信托责任。
但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有业界人士呼吁,但连自我纠偏的降低印花税一着棋也千呼万唤未出来,有关部门竟然以“技术性障碍”搪塞众口。何为“技术性障碍”?也有人称,相关部门反对。如果是这样,就并非“技术性障碍”,而是部门利益在作祟,太令人心寒了。(刘效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