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某品牌食用油开始新一轮涨价,使得老百姓的“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沉重。昨日下午,刚刚抵京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商务集团商储物流公司总经理王晓琳就开始伏案写建议,希望能建立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机制和调节基金,变当前的生活必需品临时价格干预为长期的价格干预。
现象
一公斤排骨涨了20元
到北京参加“两会”前,王晓琳专门去农贸市场买了一次排骨。
“我经常买菜,明显感觉到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王晓琳说,“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排骨,以前排骨也就12元至14元一公斤,现在却涨到了32元至34元一公斤,这对生活的影响肯定大呀。”
她还举例说,以前在超市里60元至70元可以买一大堆东西,现在一两百元钱也买不了多少东西了。
“物价上涨对家庭对个人都有影响。”王晓琳说,“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调控,但由于储备及政府调控力度不够,加上前期的冰雪灾害,物价平抑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建议
设生活必需品调控基金
长期在商业系统工作的王晓琳说,出于安全和战备的考虑,我国对粮油储备相对做得好些,对肉类和蔬菜的储备就差了。
“肉类储备工作多是肉联厂在搞,但由于无法与市场上的鲜肉竞争,许多肉联厂已不储备肉类了。”王晓琳说,“亏本的生意企业肯定不会做,要靠企业来建立肉类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政府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建立一种储备机制。”
政府如何来建立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机制呢?王晓琳建议政府从财政拿出一笔钱来,设立生活必需品调控基金。“储备工作依然由龙头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来做,政府可通过调控基金来对这些储备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些企业建立储备后,一旦遭遇价格异常,即可动用储备来平抑市场。”王晓琳说。
配套
实行长期价格干预
包括重庆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启动了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的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王晓琳认为,生活必需品涉及到千家万户,应考虑将临时价格干预变为长期的价格干预。
“纳入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的多是行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对市场能够起到足够的影响作用。”王晓琳说,“长期价格干预与政府调节基金应配套使用,既然这些在行业里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承担了调控价格的职能,那么政府就应配套给予一定的补偿。”
她举例说,就像重庆出租车燃油补贴一样,政府拿出一笔钱对驾驶员补贴,驾驶员利益没有受损,老百姓乘车也没受到影响。因此,政府应对纳入长期价格干预的企业进行测算,并由政府的调控基金给予一定的补贴,让生活必需品价格能趋于合理。特派首席记者 李伟 刘邦云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