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的走势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月度数据,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9%,而涨幅最高的仍是猪肉——56%。“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牲畜饲料涨价,进而带动猪肉价格走高。”在经济专家的眼中,国内CPI涨幅与国际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前两天央行准备金率调幅加大已经是从紧货币政策的开端。
不能不提的“国际因素”
“我们在讨论国内物价上涨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表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环保、清洁能源等方面的要求,以乙醇汽油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消耗了一定的粮食资源,再加上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我国进口石油、农产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与庄健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北京社科院副院长梅松。“今年,俄罗斯的物价已经出现了两位数的上涨,印度的涨幅也高于我国。除我国外,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出现了物价上涨的现象。”
CPI短期内可能已见顶
从1月时2.2%,到11月的6.9%,今年持续上行的CPI已经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今后的CPI走势会如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有自己的看法:“往后的几个月,我国的CPI应该都不会超过11月6.9%这个水平,但前提是货币政策的从紧。”
“供给增长明显没有想象得快。”庄健表示,肉价在年底没有如人们预期的出现回落,人们多少会有一定的担心。而央行日前大举提高准备金率,货币发放紧缩的信号非常强烈。明年食品价格可能趋稳,按照他们此前做的预测,明年我国的CPI大概在4%左右。
年内加息可能性不大
CPI持续走高,央行会不会再度加息?宋国青认为,目前虽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采取加息的方式,但年内的可能性已然不大。梅松和庄健也持相似的观点。梅松认为,央行一次性调高准备金率1%的措施,已经向市场传递了强烈的紧缩信号。这一举动冻结了3600亿至3800亿资金,这意味着近期可能很难有新增贷款,有利于减小投资冲动,抑制价格增高。
庄健则通过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阐述了近期加息的难度。他表示,目前我国加息的限制比较多,按照此前的经验,国际间的利差控制在3%左右是合理的,由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都有降息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我国进一步加息,可能会引发各方对热钱流入的担忧。央行在这方面会比较慎重。(记者 杨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