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涨幅与8月份创下的10年高点持平。至此,CPI涨幅已经连续8个月触及或突破年初设定的“警戒线”。
当前的物价上涨究竟是结构性调整的延续还是全面通胀的前奏?在1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7-2008)”上,乐观派、悲观派专家对此各抒己见。
乐观派:
结构性上涨——可控!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当前物价上涨仍表现出结构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以后可能成为常态。
他说,尽管8月份CPI涨幅创下10年来高点,但我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有6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因此所谓的“高点”并不具有可比性。实际上,8月份CPI指数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仍然表现出“五涨三落”的特点,6.5%涨幅的近九成是由食品涨价拉动的。同时,由于恩格尔系数不同,发达地区涨幅高、落后地区涨幅低,这也表明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
姚景源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物价的结构性调整在未来一段时间恐怕将是常态。“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当中,农业和养殖业还处在分散经营、个体经营阶段,组织化、规模化如此之低,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农产品价格将逐步上升,而工业产品价格将持续下跌。但是,“这次猪肉涨价也是好事,可以推动农民增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元春也表示,CPI涨幅在食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的推动下逐月攀升,通胀风险日益加剧,但由于价格上涨的结构性、补偿性、成本推动性、国际联动性等特点,以及市场承受价格冲击能力的提高和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均衡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近期难以爆发全面通货膨胀。
他认为,由于食品类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持续,工资形成机制改革使劳动力成本加速提升,未来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而要素市场改革和进一步的结构性调整也决定了我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结构性的、温和的、可接受的价格上涨。
悲观派:
高成本推动——危险!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10月份物价上涨6.5%已经不能称为“温和”了,甚至是“不可接受”的。
他认为,当前结构性物价上涨虽然是局部的,但也需要警惕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与1994年不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大大增加。我国以往“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低价工业化模式付出了“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代价,这一发展模式正在发生转变。
首先,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农民比较利益发生变化,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全国已经有2亿多农民实现“农转非”,农产品(食品)消费从“自给型”转变为“商业型”,使农产品(食品)的市场需求压力显著增强。
其次,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涨,经济发展将告别低劳动力成本时代。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然要求提高当前的工资水平。同时,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的“拐点”已经出现,局部地区已出现了供求失衡。
第三,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出口成本提高,以及国际市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都会推升企业的生产成本。
辜胜阻说,“和1994年不一样,现在的物价上涨是很危险的”,“这次所谓的物价结构性上涨在高成本时代会不会出现停止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也表示,现在许多商品价格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从而带有一定的隐性通货膨胀,“我个人认为2008年的物价走势不是太乐观,我赞成温总理最近提出的要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观点)。”
当前物价上涨仍表现出结构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以后可能成为常态。(记者 高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