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未来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不是惟一的来源,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百姓要重视那些已有财产转变成资本创造的财富,提高理财水平,成为懂投资、善理财的行家里手。理财将成为个人未来钱袋子渐鼓的一大法宝。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老百姓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居民储蓄已经达到了17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到今年10月初,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了9000万个。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此,许多专家认为,政府将创造条件提高百姓理财水平,使得普通百姓成为懂投资、善理财的行家里手,促成家庭收入的多元化。
“财产性收入”解读
所谓财产性收入,在权威的经济类词典上的解释是:“指金融资产和有形非生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资产供给他们支配,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它的主要形式有:利息、红利、地租等。”
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这涉及到各种投资,比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涵盖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
专家认为,报告中所提到的“创造条件”意味着政府将多元化地拓展渠道路径、提供更多的平台机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更多”意味着此举措的覆盖面和受惠面更宽广;“群众”意味着受益的对象是咱们老百姓;“拥有”意味着居民合情合理合法地拥有财产性收入;对收入界定“财产性”的定语意味着各个方面的财富,涉及到诸多金融理财方式。整句话核心的实质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常见词汇是目前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另外还有三个构成部分,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在2%左右。
政府鼓励百姓增值理财
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占40%,90%以上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相比较,截至今年10月初,中国投资股票开户数1.2亿户,基金投资账户9000万户,总量约1.3亿户,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
目前居民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比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有关测算表明,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0多元,但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2005年为19.7%,2006年则为26.5%。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是由于非工资性收入即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形成的,更多群众有条件拥有财产性收入后,通过财产性收入的较快增长,能普遍提高全社会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向记者表示,这个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实际上与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密切相关,而这两个观点又是十七大倡导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奔小康,在对外和平崛起,在对内共同富裕旗帜下的新提法。
老百姓必须要看到未来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不是惟一的来源,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由那些我们过去所形成的财富转变成的资本,从而带来个人整体收入的增加,这是我们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重要保证。
西南证券分析师周到认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的任务十分迫切,意味着股票市场规模将很快做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加快建设创业板;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成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从而形成更有效率的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老百姓最关心的财产性收入,应该是房子、股票及知识产权三方面,这些收入都是非直接性的劳动收入。从中国现实来看,当今中国大多数百姓都是有产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了,政府是承认并保护百姓的私有财产的,比如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就是宪法精神的落实,使百姓的私有财产权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保护。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澎也表示,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不等同于支持高房价、高股价,也不是动用国家政策一味去扶高或压低投资市场,而是应该引导投资市场走向一个健康发展的方向,让百姓学会理性投资。
百姓收入来源将呈多元化
记者了解到,根据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各国国民财富估算,中国国民财富总值为37万亿美元,其中自然资源资本和既有财产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为70万亿元。而今年,仅仅A股公司市值已经近30万亿元了,如果包括在香港、美国以及其他市场挂牌的中国公司,仅上市公司市值就超过40万亿元,再加上中国的其他财富(自然资源、住房以及其他形式的财富),财富数额远远超过70万亿元。
中国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房价持续上涨,我们假设全国房价平均上涨500元,那么因此增加的财富总额将超过15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元。
股票市场是市场关注的另外一个造富基地。2005年时A股总市值仅为3万亿元,而今由于股价指数从1000点一路高歌猛进到6000点,加之一大批“巨无霸”公司连续上市,A股总市值已经近30万亿元。在这个造富过程中,一大批个人投资者在这一轮牛市里收获颇多,根据公开数据,通过炒股资产上亿元的已经不在少数。
就普通老百姓的存款一项,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7月银行存款总额38.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总额17.36万亿元,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全国人均存款超过1万元。
有经济分析师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拓宽,财产性收入将呈现出增长较快的趋势,家庭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现象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更是明确了政府的政策导向,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个人拥有财产普遍化。
对此有的专家还认为,政府创造条件提高百姓理财水平,使得许多普通市民成为懂投资、善理财的行家里手,这将成为中国人钱袋子渐鼓的一大法宝。(张汉青 商艳青)
财经小词典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指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
不动产
不动产,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
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动产
动产,与不动产相对,是指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的物。